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荆棘中的火焰:欧洲新教15名人传

2010-02-03 
市场价:¥34.00卓越价:¥23.50为您节省:10.50元 (69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4人 评论打分5 颗星:(3)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荆棘中的火焰:欧洲新教15名人传 去商家看看
荆棘中的火焰:欧洲新教15名人传 去商家看看

 荆棘中的火焰:欧洲新教15名人传

  • 市场价:¥34.00
  • 卓越价:¥23.50为您节省:10.50元 (69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4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3)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1)看全部4篇评论  (4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圣法兰西斯和他的世界
    共计价钱:¥58.00
    同时购买共计:¥41.5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800848795
    ·条形码:97878008487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资产阶级需要一种全新的教义,一个全新的神学,即人们可以一面忙碌尘土里的事业,一面轻松愉快地进天国的门。上帝的殿固然需要建造,信徒小家庭的天花板也必须装修,两者不必再尖锐地对立,而是亲密地融合在一起。
      就这样,新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崛起提供了神学依据,奠定了欧美现代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根基。在15位新教历史名人的身后,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欧洲改教三百年——一个英雄血气和不容异己的时代,政权在倾覆的火里焚烧,鲜血在弟兄们手中流淌。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讲述欧洲宗教改革历史的书籍。全书介绍了十五位在欧洲宗教改革历史中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他们中间有修道士、神甫、学者、贵族、市民和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在各自生活的阶层中,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样的未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图片,使读者如临现场,生动地再现了过去那段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编辑推荐   资产阶级需要一种全新的教义,一个全新的神学,即人们可以一面忙碌尘土里的事业,一面轻松愉快地进天国的门。上帝的殿固然需要建造,信徒小家庭的天花板也必须装修,两者不必再尖锐地对立,而是亲密地融合在一起。
      就这样,新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崛起提供了神学依据,奠定了欧美现代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根基。在15位新教历史名人的身后,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欧洲改教三百年——一个英雄血气和不容异己的时代,政权在倾覆的火里焚烧,鲜血在弟兄们手中流淌。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讲述欧洲宗教改革历史的书籍。全书介绍了十五位在欧洲宗教改革历史中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他们中间有修道士、神甫、学者、贵族、市民和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在各自生活的阶层中,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样的未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图片,使读者如临现场,生动地再现了过去那段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目录
    马丁·路德
    乌尔里希·慈运理
    约翰·加尔文
    威廉·丁道尔
    门诺·西蒙
    约翰·诺克斯
    ……
    文摘 书摘
    为资本主义松绑
      中古世界是宁静的,有“千年如一日”的不变与稳固。历世历代过去了,地球的资源几乎没有开发,环境也未被污染。中世纪后期,许多科技发明完成了,但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腾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是停滞不动,不管是生产力,还是人的想象力,都似未开发的处女地。
      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欧洲大规模的资本活动都掌握在意大利银行家的手中,靠着他们的金融活动,欧洲的商业经济才得以维持。然而矛盾的是:大公教会以及其官僚体制依赖这种经济结构,而大公教会的教条和经院哲学思想却视放贷、取息及其他金融活动为罪恶之本,整个欧洲社会的道德良心也谴责这些意大利银行家。
      比方,马丁·路德的经济观点就是传统的,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马丁·路德眼中的土地,是为了出产五谷、新酒和油,绝对不是为了开发房地产。马丁·路德一生都反对放贷取利的事。重洗派更是鄙视贸易行为,他们认为一切的经济理论根本就是属地的,而信仰却是一条属天的道路,重洗派改革者巴不得回到以色列人走旷野的时候,回到那种靠天上的吗哪吃饭的摩西时代去。
      可是加尔文却大胆指出说:“教会和牧师完全不理会社会经济活动,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宣扬基督精神既然是教会的责任,教会便有义务透过属世的权柄,将基督精神落实到公共政策上。”
      日内瓦议会聘用加尔文,确实是独具慧眼,选对了人。议会中有人曾经担心,宗教领袖一般都谴责经济行为,提出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妨碍工商业,不如直接由议会直接控制教会来得妥当。没想到加尔文上任以后,并没有斩断经济的脉搏,反而积极主动地为商贸说起公道话来。
      加尔文非但不贬低金钱的作用,还把金钱上升到是上帝实现救赎计划的媒介之一。他认为教会有必要对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对全社会的福祉发挥正面的影响力。加尔文进一步指出说:“任何社会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一旦违背了社会现状,就必须重新检讨。”
      资本主义的新世界观想要顺利地确立,首先必须打好它的神学基础,尤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必须在教义上获得正面的认可。
      在加尔文之前,所有的宗教改革者都没有为一个新的时代着想,没有为这个时代铺设一个小小阶梯,让它可以堂而皂之地登上历史舞台。
      众所周知,新兴的资产阶级最害怕、最尴尬和最羞于启齿的一件事,就是被传统的拥有土地和庄园的贵族嘲笑为“暴发户”了。
      根据大公教会传统的教义,教会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