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269 ·条形码:97871050862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 |
 |
|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269
·条形码:97871050862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编辑推荐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质
二、地貌
三、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水资源
二、土地资源
三、植物资源
四、野生动物资源
五、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分布
二、民族构成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区域划分
二、区划变更
三、市、县
四、城、镇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苏里唐麻扎(古墓)
二、汉代佛窟“三仙洞
三、喀喇汗王朝王庭和古疏勒国遗址
四、苏温古城遗址
五、盖孜驿站遗址
六、慕士塔格峰
七、公格尔峰
八、公格尔九别峰
九、西王母瑶池-喀拉库勒湖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三节 民主改革
一、牧区民主改革
二、农区土地改革
三、牧区贸易和卫生、文化教育事业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开放市场,调整经济
二、农、牧区体制改革
三、城市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二、自治州人民政府
三、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四、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种植业
一、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品种
二、农业区划
三、产量、产值
四、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畜牧业
一、草地资源
二、牲畜品种改良
三、牧区基本建设
四、畜病防治
五、抗灾保畜
六、产量、产值及收入分配
七、农区畜牧业
第三节 林业
一、天然林木资源
二、人工造林
第四节 特色农业
一、瓜果
二、蔬菜
三、花卉
第五节 水利
一、农田水利
二、牧区水利
三、农牧区饮水
四、水源地管理
第六节 气象
一、农业气象观测
二、气象为农牧业服务
第七节 农牧机械
第八节 乡镇企业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发展状况
一、地方国营工业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
三、城乡个体企业
四、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第二节 能源生产
第三节 工业企业
一、电力
二、建材
三、采矿、冶炼
四、盐化
五、水晶
六、棉花加工
七、食品加工
七、皮毛加工
第四节 民族特需用品生产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口岸
第十章 旅游
第十一章 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第十二章 社会事业
第十三章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 边防
大事年表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二)主要山脉、山峰
自治州地处新疆西部山区,境内群山起伏,高峰林立,新疆的三大山脉就有两大山脉伸入境内,海拔5000米似上的高山就有近20座。
1.天山山脉
自治州东北部属天山南脉,从阿合奇直伸延到乌恰县,包括阔克萨勒山、喀拉铁克山,迈丹塔格山等。另外还有乌恰县西部的南天山最西端的分支阿赖山等。
阔克萨勒山 因山势起伏逶迤,山体绵长,故又名阔克萨勒岭,是一条东北走向的加里东海西褶皱山系。东自哈雷克套,西接迈丹塔格山,北抵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南至托什干河谷,横贯阿合奇县北部,长达173千米,总面积约为7000平方千米。其中东北部乌宗图什河源地区约为2843平方千米。该山海拔5982米,地势北高南低,略向东倾斜。山体主要由古生代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砂页岩、大理岩、绿色片岩等沉积岩组成,海拔3000米以下为黄土覆盖。山中沟壑、河谷较多,河流一般都南流注入托什干河。自契恰尔大坂以东的高山带沿4100米等高线至最高峰5982米处为常年冰雪带,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在自治州境内的南坡上分布着少量冰川,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托什干河的主要补给源。山体垂直分布为高山冰雪带、高山寒漠带、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带和荒漠带。
后记 根据国家民委《关于修订再版(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通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修订编委会的安排,我州承担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的修订任务。据此,我州成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修订编委会,由州长帕尔哈提·吐尔地任编委会主任、主编。同时由1985年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主要编写和审定人员贺继宏牵头,组成修订编写组,对原《概况》进行修订。
自治州民宗委党组书记杨建新组织协调《概况》修订工作,州史志办副主任刘联社、民宗委办公室主任朱学辉参与了修订稿的组稿工作。
自治州概况的修订工作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修订编委会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修订编写组根据“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修订原则,在充分征求原编者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修订方案和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