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散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页码:4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31334577 ·条形码:97875313345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2008年散文 |
 |
|
 |
2008年散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页码:40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31334577
·条形码:97875313345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散文》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丛书之一。该书选录了2008年的散文作品。除序言外,全书共分4个模块,包括:旧影、思想、声色、阅读、空间、经验上事物。这些散文都是以专家的视野,站在民间的立场上,精心挑选而出的,具有权威性,可作为世纪文学存档。
编辑推荐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散文》主要收录了《绝望的回忆者》、《杨键小传》、《表演的光荣》、《此岸的故乡》、《三笠公园》、《走西口》、《路上的祖先》、《荆州:劫难与花朵》、《大黑天》、《为父亲祈祷》、《三宅记》、《对三桩抢劫案的归纳》、《隔夜的鱼》、《随记册》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目录 序:坚韧中前行
绝望的回忆者
绝望的回忆者
与绞肉机对峙的中国身体
断念
“我们不能让生活失色”——追忆贾植芳先生
杨键小传
随记册
随记册
被抽空的时间与空间
此岸的故乡
灯与墙
表演的光荣
路上的祖先
中国册页
通往中国的五条道路
三笠公园
盘点花露
衣说
路上的祖先
荆州:劫难与花朵
云南驿:英雄的栖居之地
开始之地——玉溪记
走西口
大黑天
大黑天
土改学:诉苦
为父亲祈祷
三宅记
碎银
聋天使
对三桩抢劫案的归纳
隔夜的鱼
周家村笔记
在镇里飞
月圆之夜及其他
……
序言 在2008年中国散文中,至少有两篇是至为深痛的,并因这份深痛而在越来越多不疼不痒假装深沉的文章中显得格外夺目。凑巧的是,这两篇文章分别来自我所敬重的两位学者型散文家——敬文东和蒋蓝。这是两个注定与平庸和流行无关的人,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对他们的作品寄予厚望。2008年,我分别在《十月》和《书屋》上读到了这两篇文章,并相信2008年中国散文会因它们的存在而显得殷实——2008年,中国散文一如既往地经受着各式各样的攻击和谩骂。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某些批评家对散文的真实存在丧失了辨别能力,而他们的攻击也因其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而日益与文本脱离,沦为自说白话的词语游戏;原因之二,则是由于各路选家,正把层出不穷的年度散文选本变成一部部名人录,我们可以看到各路名人纷纷精彩亮相,论资排辈,握手言欢,堪称和谐社会的动人写照,唯独找不到的,是对艺术的起码诚实。
敬文东和蒋蓝谈论的是两个互不关联的历史人物,一文一武,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石达开,但重要的,不是他们谈论什么(无论谈论对象是何许人也,最终都是在谈论自己)。
文摘 回忆者的诞生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天被指称为中国的这块土地上(尤其是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即使是每一个庶民、黔首或小人,都能依靠某种特定的、神秘的法术上达天庭,听取上天的旨意,进而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命运。聪明的圣人颛顼很快就意识到这种自我管理学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于是命令羲和(即重黎)独掌“天地四时之官”,砍去了普通人与上天自由交流的路径,堵塞了庶民黔首曾经听力极好的耳朵,只留下一个狭窄、短促、呈爆破态势的孔道,用以接收圣人的教导——这个小小的孔道从此成为圣训恣意横行的专有通道;处于孔道尽头的那片薄如蝉翼的耳膜,从此只能和圣人或假圣人之口的教诲相应和。伴随着绝地天通而来的,是部分人对上天之旨意的高度垄断,是特权阶级对来自上天的消息的肆意攫取——耳朵的公共管理学自此至为明确地破土萌芽,其后的任务,不过是对它的精致化程度的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完善。
虽然“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 (《礼记?表记》),后起的殷人似乎更热衷于占卜,对巫道更加情有独钟:殷人试图让耳朵紧贴地面,贴近龟甲或牛肩骨,却又希望自己能清楚地侦听到来自上天的秘密指令。只有全面攫取、全面接管神秘的消息,做到人与消息合一,才能让自己富有神秘感和威严感,进而通过那个专有通道,那片专门接收圣训(其实是假圣人之口的天训)的薄膜,对作为私产的消息实施第二度分配,让庶民黔首深感恐惧,推动他们对自己的崇拜。“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甲骨文合集》12870,分期一)绝地天通之后,这种神秘的侦听能力只存在于特权阶层的密室;被秘密接管的消息在合适的时刻从密室中被有意张扬出去(即第二度分配),在庶民黔首的耳膜那里更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出于对耳朵的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精心考虑,殷王室对上天的顶礼膜拜,达到了让后人咋舌不止的程度。
在王朝鼎立,在一场轰轰烈烈的“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大革命之后,殷商文化的主要内容被后起的周人合乎情理地全面接管,但殷商对上天的过度迷信却没有被周人照单全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到了周公秉政、制礼作乐的盛世年代,还正式割断了人/神、人/天之间的血缘纽带,“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成了新王朝上下一致认可的新的受命原则;周公苦心孤诣制礼作乐,为的是让人的目光最大限度地从天上回到人间,尤其是让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