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军事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战略家
2010-02-03
市场价:¥16.8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5人 评论打分5 颗星:(2)4 颗星:(2)3 颗星:(0)2 颗星:(1)1 颗星:(0)看全部5篇评论 (5篇用户评论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战略家
战略家
市场价:
¥16.8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5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2)
4 颗星:
(2)
3 颗星:
(0)
2 颗星:
(1)
1 颗星:
(0)看全部5篇评论
(5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7563337806
·条形码:97875633378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军事思想文库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战略家》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以时间为纲,重点讲述其著作的成书背景及其中反映出的战略构想,旨在阐明“战略家”这一名词的意义,在分析的同时使读者因此对战争史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纲要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钮先钟,1913年7月生,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编辑、“国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军事译粹社发行人、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等职。现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出版有译著及著作近百种。
媒体推荐
前言
这本书的书名为《战略家》。首先必须阐明“战略家”此一名词的意义。然则何谓战略家?又必须先了解战略的内涵。概括言之,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行动,一种计划。
战略的起点为思想,对所将面对的未来环境思考如何适应之道,即为战略。战略的终点为行动,能把思想化为行动,战略始不至于沦为空谈。
思想与行动之间又要有一座桥梁,否则就会彼此隔绝,战略遂不能形成整体。此一桥梁即为计划。有计划思想始能落实,始能有体系,始能逐步付之行动。计划乃行动的基础,行动必须接受计划的指导。无计划的行动不特不会有效,而且还可能祷成大错。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必须思想、行动、计划三位一体,然三才是战略。必须如此,思想始不至于空洞,行动始不至于盲昌:因此,从事战略思考的人,拟定战略计划的人,采取战略行动的人,都可称之为战略家。
专以思想为务者自可称之为战略思想家,专以行动为务者则可称之为“将”。从行动的观点来看,战略亦即为“将道”。我国兵圣孙子可能为世界上第一位对将道作理论研究的学者。拟定战略计划的人又应列入哪一类?古代战争比较简单,拟定汁划的人往往即为指挥作战的人。换言之,计划与行动均为将的任务。时至近代,业尚分工,计划的作出与执行,遂分别由不
同的人来负责。执行者为指挥官,作出者为幕僚。19世纪,欧洲各国普遍设立参谋本部,于是战略计划的作出遂成为参谋本部的专业。这也是世界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负责战略计划的作出的人必然有深入思考能力,与专业思想家几乎是难分伯仲。他们又一定能了解行动的指挥,否则其计划将成为纸上谈兵。所以他们是既能思考,又能计划,而且
也精通将道。他们虽不被认为是战略思想家或名将,但却位于两种专业之间,并且也兼有二者之长。
本书在组织上共分十五章,前七章所论为我国历史中的战略家,其重点放在思想与著作两方面。后八章所论为西方历史中的战略家,其内容包括思想、著作、计划、将道各方面,可谓应有尽有,其中又有两章专论英美的海权思想,值得注意。
各章虽各自成一单元,彼此似少联系,但合而观之,又还是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所谓战略家的意义,并提供研究战略思想及著作时的参考。
钮先钟
2000年4月4日
编辑推荐
《战略家》是一本关于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战略家的为将之道和战略思想的入门性读物。
目录
前言
中国篇
第一章 吴起:孙吴比较
第二章 孙膑:孙子第二
第三章 尉缭子:作者与时代
第四章 太公与六韬
第五章 曹操与诸葛亮:比较研究
第六章 李卫公问对
第七章 元明清三代战略思想简述
西方篇
第八章 克劳塞维茨与孙子
第九章 毛奇三不朽
第十章 史里芬与计划
第十一章 马汉:著作与思想
第十二章 近代英国的海权思想
第十三章 富勒:装甲兵之父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三大名将
第十五章 综论西方名将的将道
……
文摘
书摘
在答田忌问中,孙膑又提出一项曾经惊世骇俗的“新”观念。即为“必攻不守”。有人认为此语似不合理,又有人称誉它是孙膑的独特见解,值得特别重视。事实上,孙膑之言并无任
何特殊新意,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真正的问题是大家对它未能作出适当的解释。
照字面上看,孙膑似乎是主张在战争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攻击而不防御。这当然是不合理也不可能。事实上,孙膑的原意并非如此浅陋,他所强调者为必须经常采取积极进取的“攻势”战略,而不可采取消极无为的“守势”战略。此种观念实为古今中外战略家的共识,一点都不新奇。
其最大的特点是提出海防战略的三大原则,即所谓“御海洋,固海岸,严城守”。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又是“御海洋”的观念。它认为海防必须防之于海,主张“哨贼于远洋,击贼于近洋”。用现代语来解释,“御”的意义就是“制”,“御海洋”也就是“制海”。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制海”观念在中国战略思想中的出现是远比西方要早。
富勒认为武器对战争的影响总是双方面的,因为战斗是意志和直觉的乘积。意志鼓励人接近敌人并将其毁灭;直觉促使人远离敌人以使其本身不被毁灭。所以一切武器的发展,基本原则都很简单,那就是剑与盾,象征着攻击与防御。所以一切将道的基础,即为以小心来节制大胆。简言之,攻击与防御是密切配合,结为一体的,好像一位拳击手的左右手一样。富勒认为攻守的密切配合为一切战争艺术中的一个常在因素。
他在20年代即开始提倡机械化(Mechanization)的思想,他说:“当前的时代已大致为一个机械化的时代,所以在这个时代中的陆军必须走机械化的路线,因为军事组织是跟在社会组织后面的。,’因为他认为:(一)一切战场上的车辆都必须是履带和装甲的,而最后飞机或火箭将变成武器中的王牌;(二)一切战略的目的,都是要使敌军指挥系统发生脱节和瘫痪。
……
书摘2
《六韬》的第二卷为《武韬》,今本一共只有五篇,比其他各卷都少,似乎其内容已有佚散。概括言之,这一卷所包括的各篇应以军事战略为核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有杂乱无章之感。现在只能依照顺序对各章作个别的讨论:
一、《发启》。这一篇颇有哲学意味,其思想来源似出于道家,但也与孙子相通。例如:“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与孙子所谓“无智名,无勇功”的观念有所暗合。而其“故道在不可见,事在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203/305191.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海上力量:世界潜艇全史
"狂风"战斗机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
香港凤凰周刊2016年第27期:G20的中国时
苏联国土防空军全史 (指文世界航空)
香港凤凰周刊 大陆环境污染报告书:空气
王牌战机图鉴(白金版)
指文图书·战争事典系列:战争事典014
深海争锋:AIP潜艇VS核潜艇图解
苏俄远程战略航空兵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