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2010-02-0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177026X/9787561770269 ·条形码:978756177026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去商家看看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去商家看看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6177026X/9787561770269
·条形码:97875617702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杨国荣著作集

内容简介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序,导论,第一章 善何以必要,一 道德与人的存在,二 道德意识与社会整合,三 规范、德性与秩序,四 制度与道德,五 境界与个体等等。《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同年台湾五南图书公司出版了该书的繁体字版。《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出版后,我的关注之点转向了其他领域。此次重版大致保持了《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的原貌,进一步的修订,也许要俟诸异日。
作者简介 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时出版于海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and Wes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编辑推荐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善何以必要
一 道德与人的存在
二 道德意识与社会整合
三 规范、德性与秩序
四 制度与道德
五 境界与个体

第二章 道德与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善”(morally good)与“好”(good)
三 “对”(right)与“善”(morally good)
四 规范、德性与价值

第三章 义务之源
一 应当与义务
二 作为义务根据的伦理关系
三 伦理、义务与道德律

第四章 道德自我
一 自我的内涵
二 自我之间
三 自主权能与自由品格
四 自我与自律

第五章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一 存在境域中的德性
二 德性与规范
三 德性与德行
四 成就德性

第六章 道德与认识
一 道德规范的认识论内涵
二 道德知识如何可能
三 知善与行善

第七章 道德与语言
一 道德语句的意义
二 交往与对话
三 独语的伦理意蕴
四 “说”与“在”

第八章 形式与实质
一 道德的形式之维
二 道德的实质的规定
三 历史中的张力
四 一种可能的合题

第九章 幸福
一 幸福感与幸福境遇
二 存在过程中的幸福
三 幸福与道德

后记
……
文摘 第一章 善何以必要
一 道德与人的存在
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也为这种存在(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强调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惟有人才能在其存在过程中建立多方面的关系(参见《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4页)。为了具体地从存在何以可能的角度考察善或道德何以必要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分析人自身存在的关系本性人手。
早在先秦,孔子已指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斯人之徒,也就是和我共在的他人或群体,“与”则是一种关系。对孔子来说,与他人共在,并由此建立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境遇;孔子的仁道学说,便奠立于对这种关系的确认之上。
后记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同年台湾五南图书公司出版了该书的繁体字版。本书出版后,我的关注之点转向了其他领域。此次重版大致保持了本书的原貌,进一步的修订,也许要俟诸异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