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31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801993756 ·条形码:97878019937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跨越雄关:长征中的重大战役 |
 |
|
 |
跨越雄关:长征中的重大战役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页码:31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801993756
·条形码:97878019937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内容简介 从湘江之滨的鏖战到赤水河畔的奇兵,从嘉陵江上的博击到泸定桥边的呐喊,从乌蒙山中的回旋到陕北“直罗镇大捷”,红军长征中一个个战役、战斗所谱写的凯歌,是不朽的长征诗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丰碑。
本书以纪实的写法,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极为特殊的条件下和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创造战役作战胜利的奇迹。
作者简介 陈伯江 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正师职研究员,军事学硕士,大校军衔。
长期从事战略战役理论和中外军事历史研究,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从事客座研究,发表相应理论专著及文章逾500万字。曾被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国际展望》杂志等媒体聘为特约嘉宾、评论员或专栏作者。著有。《名家谈军事革命与当代战争热点问题》、《美国高级将领与著名学者访谈录》、《中国大校在美国》、《高技术硪争论》、《陆空协同作战概论》、《影响历史的十大军事名著》等多部专著。
编辑推荐 从湘江之滨的鏖战到赤水河畔的奇兵,从嘉陵江上的搏击到泸定桥边的呐喊,从乌蒙山中的回旋到陕北“直罗镇大捷”,红军长征中一个个战役、战斗所谱写的凯歌,是不朽的长征诗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也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丰碑。
本书以纪实的写法,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极为特殊的条件下和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创造战役作战胜利的奇迹。
目录 初版序言
向21世纪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序言刘华清
引 言/1
第一章 喋血湘江/1
……
文摘 书摘
1934年10月。
硝烟迷漫的赣南战场,吹来萧瑟秋风。蒋介石调集部队100余万、飞机200余
架,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历经一年之久,此时已接近尾
声。在这次反“围剿”战争中,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先则实行进攻中
的冒险主义,继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又出现退却时的逃跑主义,使
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在被敌人重重围困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指挥员们
正以沉重的心情筹划着摆脱困境的方案。
中央红军被迫作出了退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定。红一方面军留下
了1.6万余人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
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相继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雩都(今于都)
等地突围西征。
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了。
长征途中第一场恶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蒋介石匆匆结束偕犬人
周游全国的旅行,返回南昌行营,在红军西进途中设置一厂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上旬,对第五次“围剿”感到胜利在望的蒋介石,偕夫人宋
美龄下庐山乘坐飞机,开始了周游全国的旅行。他们经北京、察哈尔、归绥
、太原、西安等地.一路上频繁接见当地军政头目,大谈围歼红军的“战绩
”,好不风光。
就在蒋介石沉浸在即将收最后围歼之功的喜悦中的时候,10月中旬,突
接“南昌行营”传来的情报:红军主力有突围迹象,担负“围剿”作战任务
的东路军蒋鼎文部已由长汀逼近瑞金。于是,蒋介石匆匆赶回南昌,紧急商
量对策。
lO月18日,红军前锋已达赣湘粤边。蒋介石从东路军占领瑞金所得资料
得知:红军不是战术调整,而是战略转移;不是南下,而是西进。
南昌行营里,一时函电交驰。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持续了整整
一天,经过激烈的争吵,最终拟定了初步追堵红军的计划。其要旨是:西路
军何键部除刘膺古纵队于赣西“清剿”外,主力悉调湘南布防,依湘江东岸
构筑工事进行堵截,并以有力之一部在粤湘边境堵击,该路总部移驻衡阳;
南路军陈济棠部除李扬敬纵队留置赣闽边“清剿”外,主力进至粤湘边乐昌
、仁化、汝城间地区截击,该路总部推进至韶关;第四集团军主力集中桂北
,总部转至桂林;北路军顾祝同部以第六路军薛岳率所部吴奇伟、周浑元两
个纵队担任追击。
按照上述计划,蒋介石在红军西进途中设置了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