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理财 >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2010-02-02 
基本信息·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2836320 ·条形码:97875028363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去商家看看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去商家看看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2836320
·条形码:97875028363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主要是对笔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浓缩,即整理汇编,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笔者整个技术分析系统的精华与普及读本,从结构和使用价值上看,也是一本全新的书,目的是希望能为投资者贡献一本高质量的、经得起各种检验的投资分析高级教程及学习指南,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深刻、全面、精练,又图文并茂。而《图表智慧》则是与《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配套学习使用的技术案例,它以笔者的技术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国内外数千个股票、期货品种中,收集了数百个相应的技术分析经典图谱,以便投资者更好地学习掌握笔者的技术分析系统。
对投资技术的研究越深入和操作的实践越长久,笔者就越发体会到技术分析本质就是哲学上的时空关系问题,但时空是普遍原理和相对抽象的范畴,必须有更具体的载体来解读,而这个载体笔者认为就是结构和周期,两者是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所在或基石,也是把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统一和综合起来的框架和线索,更是融会贯通学习和运用技术分析的必由之路,笔者的两本普及性高级教程,也是据此来架构和展开的。
编辑推荐 《市场乾坤: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
证券市场是规律与随机的统一
市场运行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市场分析是逻辑与直觉的统一
投资是理念和方法的统一
市场、投资、技术的宏观结构
价格趋势与周期循环结构
均线(切线)技术的分析与运用
形态技术的分析与运用
成交量技术的分析与运用
K线技术的分析与运用
技术指标的分析与运用
价格高低点和震荡区间的独特价值
技术分析中的核心数字
分时形态及其分类
个股上涨驱动力差异及策略选择
市场认知心理及策略选择
中国股市运行的基本特征
上证指数技术周期的实证分析
目录
第一篇 市场、投资、技术的宏观结构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本质
一、资本市场的本质是社会物质能量运动
二、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高级阶段的衍生物
三、资本市场是经济利益大竞局
四、资本市场的利益生物链
五、资本市场社会学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运动属性与投资
一、市场运动的自组织原理方法论
二、市场波动的必然性与投资机会
三、市场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利润来源
四、市场运动的可知规律与投资可行性
五、价格未来轨迹的不确定性与投资风险
六、预测是市场运行与投资的内在组成部分
第三节 投资的基本面、技术面、理念一体化
一、技术分析的性质
二、基本面、技术面之间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三、基本面和技术面在投资分析中的不同功能
四、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
五、投资与投机
六、不可或缺的正确投资理念
第四节 基本面的结构分析要素
一、基本面的层次及在不同资本市场的差异
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牵引大趋势
三、货币供给左右大趋势
四、产业变迁创造投资机会
五、企业管理决定长期投资价值
第五节 投资的心智结构
一、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二、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三、心力与投资相吻合

第二篇 价格趋势的结构与周期技术
第一节 价格以波浪方式运行
一、波浪中的阴阳对立统一
二、波浪遵循从阳到阴的固定次序
三、波浪的分形单元
四、浪中浪
五、关于波浪理论
第二节 价格趋势与周期循环结构
一、趋势单元
二、趋势规模
三、趋势周期内循环及顸部反转
四、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本质差异
五、趋势周期外循环与底部反转
六、趋势底部和顶部的异同
七、趋势的三位一体要素匹配
第三节 趋势势能测度及强弱区间
一、势能测度与MACD指标
二、势能强弱区间划分及功能
三、势能的最大峰值、谷值及背离
第四节 趋势大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大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上升趋势时空三阶段
三、上升趋势价能三阶段
四、上升趋势价量三阶段
五、下降趋势三过程
六、关于长线投资
第五节 趋势中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趋势中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趋势底部构造技术研究
三、趋势顶部构造技术研究
四、趋势波段与调整波段的时空关系
五、趋势中的波段性头部
六、趋势中的价格突破
七、一些常见的强势波段蓄势启动形态
八、关于波段(中线)投资
第六节 趋势小循环周期分析技术
一、趋势小循环周期的定义及技术意义
二、趋势波段中的常见小形态
三、关于短线投资

第三篇 常规技术分析要览
第一节 均线(切线)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均线的本质是跟踪趋势
二、均线的特点
三、均线运用要点
四、独特的60单位均线
五、均线在趋势中的五部曲
六、均线对底部的双重检验
第二节 一形态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形态的特点
二、形态运用要点
第三节 成交量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对成交量的基本认识
二、上升趋势中的量与交易时机
三、下降趋势中的量
四、个股成交量三模式
第四节 K线技术的认识运用
一、K线的特点
二、K线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含义
三、K线运用要点
四、K线的经典买卖定式
第五节 指标的认识运用
一、指标的特点
二、指标的特殊价值
第六节 价格高低点和振荡区间的独特价值
……
第四篇 股市专论
后记
……
序言 《市场乾坤》主要是对笔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浓缩,即整理汇编,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笔者整个技术分析系统的精华与普及读本,从结构和使用价值上看。也是一本全新的书,目的是希望能为投资者贡献一本高质量的、经得起各种检验的投资分析高级教程及学习指南.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既深刻、全面、精练,又图文并茂。而《图表智慧》则是与本书配套学习使用的技术案例,它以笔者的技术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国内外数千个股票、期货品种中,收集了数百个相应的技术分析经典图谱,以便投资者更好地学习掌握笔者的技术分析系统。
对投资技术的研究越深入和操作的实践越长久,笔者就越发体会到技术分析本质就是哲学上的时空关系问题,但时空是普遍原理和相对抽象的范畴,必须有更具体的载体来解读,而这个栽体笔者认为就是结构和周期,两者是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所在或基石,也是把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统一和综合起来的框架和线索,更是融会贯通学习和运用技术分析的必由之路,笔者的两本普及性高级教程,也是据此来架构和展开的。
结构(同期也属于结构范畴)几乎是和唯物辩证法处于同等位置和级别的哲学理论和方法,为此,在西方产生了结构主义哲学,而现在普遍叫做解构主义。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它是决定事物发展、运行、规律、特征的本源,同时,结构本身也是会变化的,只是变化比较缓慢,只要结构不变,性质就不会变,而只要结构变了,性质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要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咖以利用,必须弄清事物的结构,比如,医疗治病,需要解剖人体的生理结构;利用核能发电,需要知道原子的物理和化学结构。
文摘 插图:


环周期界定底部外,更需要从趋势中循环周期细化底部。为此,笔者依据前面的趋势三阶段理论,把底部分析判断的重心从过去混沌的大底部区域即横跨两个趋势和循环周期的区域,转移到新趋势的第一个阶段即成长蓄势阶段上来,可以称之为成长蓄势阶段底部,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技术底部,这种底部判断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都更大。
新趋势的成长蓄势阶段底部判断,需要分三步走,每一步解决一个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难题。
(1)第一步,确定前一个循环或下降趋势的终点即最低点。要判断新趋势的成长蓄势阶段,第一个任务就是确定前一个趋势循环的终点,也就是下降趋势的最低点,这是底部判断的逻辑起点,起点错了,其他全错。找出跌势最低点,初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不然,所谓简单是就事后诸葛亮而言的,而在事中进行底部判断时,要认定下降趋势的最低点,是件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因为我们在发现一个明显的低点时,并不能肯定是否还有更低的点出现,技术俗语“底在底下”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下降趋势还在进行中时,认定或预测最低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不能以预测作为投资依据的原因所在,即涨不测顶、跌不测底。
确定最低点虽然是一项艰巨和有风险的工作,但如果想进行长线投资和战略性布局的话,却不能不做,只是需要讲究分析判断的方法。以笔者的经验,有两个重要方法:一是多次波段冲击检验法,也就是说,当一个低点出现之后,如果价格相继向其发起两波冲击而不破的话,那么,最低点形成的概率达到60%左右,要是发起三波冲击而不破的话,成功率会更高;另一个方法就是上面说到的时间要素,当一个低点出现之后,如果价格在6个月内不破的话,那么,最低点形成的概率达到60%~70%。
(2)第二步,观察和验证中长期均线(本书用60日均线或年线)的有效突破。确认了前一趋势的最低点,只能说明价格已经不再下跌或旧的趋势结束,新的趋势能否展开还不知道,这就得靠一波或几波幅度较大的涨势来认定,其标准就是有效突破60日均线(大底部要用年线或二者并用)。
后记 俗语说,大道至简,可这个“简”字,却很容易被直观地理解为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其真正的含义是建立在深刻把握上的简洁、清晰、明快,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很高的认识境界。
在笔者看来,中国从古至今在其研究及实践的领域做到了大道至简的是老子及其《道德经》、孙子及其《孙子兵法》、鲁迅及其文章、毛泽东及其思想。他们是笔者毕生学习的典范和敬佩的伟人,尽管深知自己很平凡,但并不妨害把大道至简作为追求目标。同时,也是说明技术分析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需要在理论的高度、深度上全面把握到位,才能真正算得上投资分析和具有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简洁明白地与实际、实践对接起来,将深刻的原理化成可操作的技术线路,才能产生现实的效果、效益。至于想要传播或让更多的人认可、学习、运用,更是要做到逻辑坚实有力、思维清晰流畅、概念通俗易懂。结果如何,只能由读者和时间来评判。
总之,没有深刻和整体内涵的简单,是机械片面甚至浮光掠影的,而不能简洁、明快、清晰的那种所谓深奥、庞大、复杂,只是貌似的深刻,实则是陷入学究的象牙塔里无法自拔,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巴菲特和索罗斯两位投资大师,就没有建立什么复杂难解的理论,但他们的理论却都是既深刻又简洁的。国内技术分析的状况,恰恰长期徘徊于两个极端之间,从而使其价值处于游离或边缘状态:一方面,看似层出不穷的各种所谓技术或系统,基本来自很不成熟和规范的股市,且取材于局部时段和特定背景,因此,很多是瞎子摸象和自我想象,陷入细枝末节,停留在片面的现象层面,不具普遍规律性,或者是人云亦云、抄来搬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