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38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ISBN:7109076768 ·条形码:97871090767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现代生态农业 |
 |
|
 |
现代生态农业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38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
·ISBN:7109076768
·条形码:97871090767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农业工作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和技术人员,有一定文化的农民和大专院校的学生。
本书除绪论外共有五篇、二十二章。第一篇为基础理论篇,介绍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并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方面分析、论证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篇为初级生产篇,介绍植物生产有关领域的生态模式和生态技术;第三篇为次级生产篇,介绍动物转化方面有关领域的生态模式和生态技术;第四篇为分解还原篇,介绍微生物、蚯蚓和其他措施在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方面的作用和相关技术。同时,还安排了专门介绍乡镇企业的清洁生产和生物能源的两个章节,目的是将生物净化功能和其他措施综合配套,共同为环境保护服务;第五篇介绍怎样为人民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这既是本书的结尾,又是本书的最终目的,阐述了生态农业是生产健康、安全食品的可靠方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该篇介绍了健康、安全食品的监测和生产技术体系。对大家关心的转基因食品单独作为一章,作了介绍。
目录 绪论 现代生态农业展望
一、现代生态农业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农业生态系统
三、现代生态农业
四、本书的目的和内容
第一篇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论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生态农业的两大核心原理
三、现代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原理
四、现代生态农业的生态工程方法论
第二章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缺点
一、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和重农政策
二、中国传统农业农学思想的精华
三、中国古代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
四、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精华
五、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发展和传统农业的缺点
第三章 现代农业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二、现代农业的进步
三、现代农业的成效
四、现代农业的弊端
第二篇 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在中国北方的试验和推广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历程和机理
二、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北方旱地的试验和推广
三、保护性耕作在华北灌溉地的试验与推广
四、我国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展望
第五童 灌溉农业的节水生态栽培
一、发展节水生态栽培的意义
二、节水生态栽培的涵义及其主要技术原理
三、灌区节水生态栽培技术体系
第六章 水稻的生态栽培
一、国外水稻生态栽培的发展动态
二、我国水稻生态栽培的研究与探索
三、扬州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
四、其他水稻生态栽培模式
第七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在园艺栽培中的应用
一、以沼气为纽带的园艺应用技术概况
二、北方模式配套技术
三、南方“猪一沼一果”模式
第八章 山区生态农业
一、我国山区的主要生态类型
二、我国山区的主要生态、经济特征
三、我国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第九章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一、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技术途径
三、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第十章 农药安全使用和生物防治
一、农药的安全使用
二、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三、微生物杀虫剂
四、微生物杀菌剂
五、展望
第三篇 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第十一章 畜牧生态工程
一、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原理
二、生态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三、畜产业与环境保护
第十二章 现代化的草原生态畜牧业
一、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现代化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标志
三、现代化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十三章 现代生态渔业
一、我国渔业发展成就与问题
二、生态渔业的特征及其发展的必要性
三、我国生态渔业的发展模式
四、利用生态养殖的自然净化功能为环境服务
五、渔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第四篇 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还原
第十四章 城市污水处理与农田回灌
一、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与农田回灌溉况
二、城市处理水回用农业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三、城市处理水回灌农田的技术要点
四、城市污水的特性及处理的方法
五、农作物受到水污染的判别
第十五章 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
一、城镇生活垃圾的组成
二、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处理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正确方针
四、对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第十六章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技术
一、国内外蚯蚓养殖情况
二、人工养殖蚯蚓高产理论
三、我国常见蚯蚓的种类及其分类特征
四、蚯蚓高产养殖系列技术
五、蚯蚓采收加工技术与营养价值分析
六、蚯蚓及其粪优化饲料配方的筛选与应用
七、蚯蚓高效处理有机废弃物及生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新技术
八、蚯蚓氨基酸产品开发
九、蚯蚓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农牧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
一、农牧业废弃物概述
二、农业废弃物堆肥化与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
三、农牧业废弃物的饲料利用
四、食用菌生产与农牧业废物综合利用
第十八章 乡镇企业的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清洁生产概述
三、企业如何实施清洁生产
四、多镇企业清洁生产的运作
第十九章 生物能源
一、厌氧发酵生物质技术
二、生物醇(汽油醇)生产技术
三、生物质气化技术
四、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第五篇 为人民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第二十章 健康安全食品的生产
一、健康安全食品的概念和特点
二、健康安全食品生产技术体系
三、健康安全食品的认证与管理
四、生态农业是生产健康安全食品的有效途径
第二十一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
一、转基因植物发展现状
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三、国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
四、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
……
文摘 一、现代生态农业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人类送走了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时候,中国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新世纪,我们将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在庆祝胜利的时候,我们必须十分冷静,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成绩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新世纪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资源方面,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国内石油开发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等其他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环境方面,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毁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垃圾成灾、污水横流等等。我们必须觉醒,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要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回顾历史,只有当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时,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创造的农业文明使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地中海的米诺斯文明、腓尼基文明、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等,一个个随着农业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各种生态学的原因最终消亡了,那里原来充满绿色生机的土地变成了黄色的沙漠。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华等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下来,其他几个古国都换了人种。那么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繁衍生息呢?功不可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传统农业,其精华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实质是生态农业,农牧结合,使用有机肥,用地和养地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桑基鱼塘,兴修水利,建造梯田,植树种草等等。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多地少的国情,我们在生产条件较好地区,推行了集约化农业。1998年全国农作物平均复种指数为156.61%。粮食产量占我国40%的华北平原,靠过度开采地下水来维持高产,每年地下水位下降0.5m。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998年我国生产化肥2955万t,施用4085.6万t,平均化肥用量262.4kg/hm2,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25倍。水体富营养化,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都与此有关。大量使用农药,致使农产品磷农药残留量过高,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集约化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