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江南古桥

2010-02-0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2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781706 ·条形码:97878067817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江南古桥 去商家看看
江南古桥 去商家看看

 江南古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12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781706
·条形码:97878067817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梦中江南系列

内容简介 《江南古桥》浅近地对江南古桥进行文化描述,追溯历史,介绍它的类型和著名作品,比较着重于桥梁文化外延的叙述,并尽量避免有关桥梁建筑的专业问题,一方面是自己并非行内之人,另一方面也使它较为通俗,以期引起更多对江南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江南古桥》:梦中江南系列。
目录
总篇 江南的水与桥
一、源远流长的古桥历史
二、风格迥异的古桥造型
三、令人惊叹的古桥经典

分篇 不同角度赏名桥
一、山水名胜的点缀
二、园亭池馆的映衬
三、水乡古镇的依托
四、商贾市廛的枢纽
五、社会习俗的命脉
六、文人雅事的传承
七、诗文楹联的大观
后记
……
文摘 插图:




江南大地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和湖泊,既得养殖、灌溉之便,但也给人们的交通行旅带来障碍,迢迢一水,造成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困难,如江南主要方言吴语的复杂多变,就有河流阻隔的因素,交通的幽闭,也就形成了语言的地方变体。河流也给古代战事带来疑难,越王勾践所谓“恐津梁之不通,劳军纡吾粮道”便是。
水上的交通无非有二:一是作为交通工具的舟楫,二便是作为交通设施的桥梁,桥梁建筑是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晋书·天文志》称“牵牛六星,天之关梁”,吴越适当其冲,故河多桥亦多。杜荀鹤《送人游吴越》咏道:“去越多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水,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自古以来,桥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紧密相依,以桥命名的古文化遗址,就有桐乡的新桥、杨家桥、北道桥,海宁的徐步桥,长兴的步云桥,绍兴的八字桥,锡山的葛埭桥等;至于以桥命名的市镇和村庄,更是不胜枚举,江南不少市镇都是因桥而建,渐成规模的。桥还是社会生活的一个舞台,桥市是水乡最早的商市,桥畔的茶坊酒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中心,桥还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几乎每座古桥都有它的传说和故事,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化石。
桥,不仅是水上的道路,抵达彼岸的途径,也是人类克服自然障碍的文化创造,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智慧结晶,并且它还记录了历史的沧桑,目睹了人间的风云变幻,它还常常唤起人们美好的情愫,受到人们的钟爱和赞美。它不仅点缀了湖山田野,点缀了市井巷陌,也点缀了人们的心灵。
后记 江南古桥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凭我的浅浅之学,写这本小书,实在在也是井蛙之见。
记得童年时,喜欢用支蜡笔涂画,画得最多的,就是船和桥,大人问我将来考什么大学,竟然回答“交通大学造船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谁也没有想到,刚进小学,“文革”就如火如荼地发动起来,十年过去,我那幼小心灵里的一点嫩绿色的小芽,早已枯萎而化为尘土了。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欣然接受这本《江南古桥》的约稿,虽然别的事情很多,也总算在两个月里断断续续写完了。
本书浅近地对江南古桥进行文化描述,追溯历史,介绍它的类型和著名作品,比较着重于桥梁文化外延的叙述,并尽量避免有关桥梁建筑的专业问题,一方面是自己并非行内之人,另一方面也使它较为通俗,以期引起更多对江南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今人著作,特别是朱惠勇先生的《中国古船与吴越古桥》,为我提供了浙江桥梁现状的材料,这是应该感谢的。
我的外婆家,在水乡古镇周庄,在我的回忆里,那里静谧悠闲得甚至有点寂寞。记得一个深秋的晚上,我走到贞丰桥上,远远望去,高高低低的临水人家,只是黝暗的一片,这时,淡淡的月亮从浮云中穿过,落进水中,没有一点声音,而水面泛起粼粼的波光,形成一个半圆,哦,那是桥的影子。
二十多年前留下的印象,至今未曾遗忘,与四十年前在白纸上涂画的那些彩色的桥,是多么不同,真是人生如渡,世事如渡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