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02-0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4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397319/9787532397310 ·条形码:9787532397310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 去商家看看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 去商家看看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4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397319/9787532397310
·条形码:97875323973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共分11章,约38万字,内容简明,实用性强,阐述了常见病的病因、诊断、自救与互救、救治的方法,是急诊一线医务人员较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实用急救技术:危重病急救医学》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循环系统急症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 心源性猝死
第三节 心律失常
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和颤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结功能障碍
第四节 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
第五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第六节 高血压危象
第七节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分离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分离
第八节 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脏压塞
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脏压塞
第九节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第二章 呼吸系统急症
第一节 大咯血
第二节 肺栓塞
第三节 肺性脑病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呼吸衰竭
第六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七节 气胸
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章 消化系统急症
第一节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二节 下消化道出血
第三节 急性胃扩张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第五节 胆囊炎、胆结石
第六节 肝性脑病
第七节 急性胰腺炎
第八节 急性肠梗阻
第九节 肠扭转
第十节 急性胃肠炎
第十一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第十二节 伤寒
第十三节 霍乱

第四章 神经系统急症
第一节 脑出血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三节 脑血栓形成
第四节 脑栓塞
第五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六节 癫癎
第七节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第八节 周期性麻痹
第九节 病毒性脑炎
第十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十一节 破伤风
第十二节 狂犬病

第五章 泌尿系统急症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急症
第一节 低血糖性昏迷
第二节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第三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四节 乳酸性酸中毒
第五节 甲亢危象
第六节 甲减危象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第八节 嗜铬细胞瘤危象

第七章 常见急性中毒自救与互救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常见急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常见急性药物中毒
急性巴比妥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
急性非巴比妥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苯丙胺类中毒
第四节 常见急性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甲脒类农药中毒
沙蚕毒素类农药中毒
除草剂百草枯中毒
抗凝血杀鼠剂
有机氟杀鼠剂中毒
毒鼠强中毒
第五节 常见急性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
第八章 物理性损伤急症
第九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第十章 其他危重病
第十一章 常见急症抢救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近年来,急救医学在国内外进展很快,是医学领域中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也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急救医学是通过对突然发生的或轻症骤然加重的疾病给予迅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救治,以挽救患者生命的学科。不但涉及的范围广,而且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既可单一脏器受损,也可多个器官、多个系统同时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出现序贯性多器官功能损害。面对这样的危重病急救患者,能否迅速作出正确诊断和有效救治并监护生命体征变化,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对急救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场所是在院外,送往医院需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此时段采取自救与互救是抢救的重要关键。因此,要求医务人员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救治技能,才能满足救治这类患者的需求。为提高对危重病急救患者的救治水平,促进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实用急救技术》一书。
本书共分11章,内容简明,实用性强,阐述了常见病的病因、诊断、自救与互救、救治的方法,是急诊一线医务人员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区委组织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
文摘 第一章 循环系统急症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就是针对这一临床上最危急的状态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而脑复苏是关键。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这两个名词有本质上的不同。晚期癌症患者消耗殆尽,终至死亡,心脏停搏,是必然的结果,这类死亡应归于“生物死亡”;而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属于“临床死亡”。前者无法挽救,而后者应积极组织救治,并有可能复苏成功。
导致心脏骤停的病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心脏本身的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其他如瓣膜病变、心肌炎、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另一类为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如触电、溺水、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某些药物中毒、手术、治疗操作与麻醉意外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