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程序设计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

2010-02-01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30219548X/9787302195481 ·条形码:9787302195481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 去商家看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 去商家看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30219548X/9787302195481
·条形码:978730219548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根据国内外最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按照首先阐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相关概念,然后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实例,并利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举例说明的基本教学策略来论述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生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的学习,能够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学会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是当今普遍使用并大力推广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论、Java程序设计语言概述、抽象与封装、继承与多态、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异常处理、流式输入输出及文件处理、泛型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访问的编程技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强,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和自学读者学习参考。
编辑推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阐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渗透了软件工程所倡导的基本开发理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根据Java语言的最新发展,增加了JDK5.0以后版本的新功能。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中的全部程序代码在NetBeans开发环境下调试运行通过。
符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涵盖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点。
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入手,采用先阐述相关的理论概念,再通过典型实例说明实现方式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易于理解。
目录
第1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论
1.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1.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产生背景
1.1.2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1.3 利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求解问题域的基本过程
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1.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产生背景
1.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1.3 基本概念
1.3.1 抽象
1.3.2 封装
1.3.3 对象
1.3.4 类
1.3.5 消息
1.3.6 继承
1.3.7 多态
1.3.8 UML
1.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4.1 什么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4.2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2章 Java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2.1 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2.2 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征
2.3 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环境
2.4 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
2.5 Java程序的基本数据类型
2.6 标识符、注释、直接量、变量和常量
2.7 Java程序的输入输出
2.8 运算符和表达式
2.9 流程控制语句
2.10 一维数组
2.10.1 一维数组的声明与创建
2.10.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2.10.3 一维数组元素的访问
2.10.4 一维数组的复制
2.10.5 Arrays类的应用
2.10.6 一维数组的应用举例
2.11 二维数组
2.11.1 二维数组的声明与创建
2.11.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2.11.3 二维数组元素的访问
2.11.4 二维数组的应用举例
2.12 字符串常量String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上机实践题

第3章 抽象与封装
3.1 抽象与封装的实现技术
3.2 类
3.2.1 类的定义
3.2.2 成员变量的声明与初始化
3.2.3 成员方法的声明
3.2.4 成员方法的重载
3.2.5 构造方法
3.3 对象
3.3.1 对象的创建
3.3.2 对象成员的使用
3.3.3 对象的清除
3.4 访问属性控制
3.4.1 默认访问属性
3.4.2 public访问属性
3.4.3 private访问属性
3.4.4 protected访问属性
3.5 静态成员
3.5.1 类变量的声明及初始化
3.5.2 类方法
3.6 对象拷贝
3.7 几个JavaAPI中的标准类
3.7.1 随机数类Random
3.7.2 字符串类StringBuffer
3.7.3 高精度数值类BigInteger/BigDeeimal
3.8 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上机实践题

第4章 继承与多态
4.1 继承与多态的实现技术
4.2 类的继承
4.2.1 定义子类
4.2.2 子类的构造方法
4.2.3 通用父类Object
4.3 类成员的隐藏与重载
4.3.1 成员变量的继承与隐藏
4.3.2 成员方法的继承、重载与覆盖
4.4 多态性的实现
4.5 抽象类
4.6 接口
4.7 包
4.8 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上机实践题

第5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5.1 软件开发过程
5.1.1 软件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5.1.2 软件的生命周期
5.1.3 软件开发模型
5.2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5.2.1 面向对象技术
5.2.2 面向对象分析
5.2.3 面向对象设计
5.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2.5 面向对象测试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上机实践题

第6章 异常处理
6.1 异常概述
6.1.1 异常的概念
6.1.2 Java语言中的异常类
6.2 异常处理机制
6.2.1 抛出异常
6.2.2 捕获异常
6.2.3 处理异常

第7章 流式输入输出及文件处理
第8章 泛型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
第10章 多线程程序设计
第11章 数据库访问的编程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步人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这就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高水平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在20多年跟踪分析ACM和IEEE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紧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潮流,及时制定并修正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尤其重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总体上优化课程结构,精炼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基础,加强教学实践,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基础课程精深,专业课程宽新”的格局。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和计算机教学计划的需要,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技前沿研究的专家教授积极参与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编著和更新,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高水平的科研促进教材建设。同时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倡导因材施教,强调知识的总结、梳理、推演和挖掘,通过加快教案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未及时反映的学科发展新动向,进一步拓广视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水平的科研可以为教学提供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平台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得以接触最先进的计算机理论、技术和环境。高水平的科研还可以为高水平人才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不但能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而且能熏陶和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锻炼和培养攻关能力和协作精神。
文摘 插图:


第1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论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而软件的开发方法是主导这个灵魂的关键。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将毕生的研究方向定位于探索软件开发方法的基础理论方面。他们与工作在软件开发领域最前沿的软件精英们共同携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各种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使软件开发行业历经磨难终于步人了科学化、工程化和规范化的良性发展阶段。
一个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需要经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几个阶段。软件开发方法是指导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它决定了审视问题域的角度、各个开发阶段的工作任务以及最终软件系统的构成方式。其中,编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编制最终的程序代码,即程序设计。它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选择一种良好的程序设计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保证程序的可靠性,增强程序的可扩充性,改进程序的可维护性。时至今日,用于指导程序设计的方法已有许多种类,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结构化和面向对象是两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程序设计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方法的有关概念,并阐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具体内容,以便读者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为日后更好地指导程序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程序设计是指设计、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由于程序是应用系统的本体,是软件质量的具体体现,因此,研究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描述工具和所采用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