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的处世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44241254/9787544241250 ·条形码:978754424125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难得糊涂的处世智慧 |
 |
|
 |
难得糊涂的处世智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44241254/9787544241250
·条形码:97875442412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泓露沛霖
内容简介 人生处世,需要难得糊涂,对他人要擅见其长,不拘于其短;对事情能总揽全局,不舍本逐末;在大事上能够坚持原则,分清是非,顾全大局,头脑清醒,遵守道义,抑恶从善;在小事上则不过多计较,不小题大做,宽容大度,顺其自然。这,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本书思路清晰,事例详明,从做人、办事、社交、家庭、职场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难得糊涂的运用技巧。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对解决人生、事业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裨益。
编辑推荐 难得糊涂是一门让你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以退为进、不动声色地获得成功,又不致遭人妒忌的学问。 要做到难得糊涂,必须要做到“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决不糊涂”。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成在糊涂。所以掌握了难得糊涂,会使你恍然顿悟,会带给你一种大智慧,会让你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本书思路清晰,事例详明,从做人、办事、社交、家庭、职场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难得糊涂的运用技巧。
目录 第一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门学问
贵在“难得糊涂”
不知道而硬装作知道是一种病态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拒才能有所取
正确看待贫富贵贱
不为无法改变的事而痛惜
执著未必是好事
人生不可患得患失
不斤斤计较就是一种豁达
愚者谋己,智者谋人
撒手悬崖,全身而退
第二章 糊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过于欣赏自己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
感恩批评,学会批评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固执的人不会明白事理,狂妄的人不会通达情理
有付出,就有回报
立身者当经受艰苦的磨炼
临危而不惧,处变而不惊
第三章 糊涂是悠游处世的方法
得失不必挂心上,乐观豁达就逍遥
凡事不能太过,太过则招致祸患
妒忌是侵蚀人生的蛀虫
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不因得到和失去而或喜或悲
包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顺有让,处世之道
处事不惊,必凌驾于事情之上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四章 糊涂是低调生存的哲学
藏好自己的舌头
受辱之时,要勇于忍
出头的椽子先烂
言多者必失
以邻为壑烦恼多
损人定会害己
当取则取,且取之有度;该予则予,且予之及时
让人一步天地宽
人能百忍自无忧,天天都是好日子
骄矜的人无知,自知的人智慧
毁谤别人,就是在贬低自己
第五章 糊涂是达观生活的态度
“不争”是个好心态
顺境不骄矜,逆境不颓唐
知足者常乐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宰相肚里好撑船
降低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
对不能补救的事,何不使自己知足
对不能纠正的事,何不使其顺其自然
藏起你的锋芒来
以热诚之举,去戒备之心
吃亏未必是坏事
月有阴晴圆缺
第六章 糊涂是大智若愚的聪明
达观权变,进退适宜
该清醒时要清醒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改变态度,就能改变问题
使好你的烟幕弹
智者看到名利就想到灾害,愚人看到名利就忘了灾害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强弓发远箭
适时应机,当为俊杰
适可而止大智慧
……
序言 郑板桥先生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这句话是郑老先生的人生写照,更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哲理。许多杰出人物都有无意或者有意“糊涂”的时候,正所谓“大智若愚”。
聪明难,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是大智若愚的处世智慧。
人生处世,需要难得糊涂,对他人要擅见其长,不拘于其短;对事情能总揽全局,不舍本逐末;在大事上能够坚持原则,分清是非,顾全大局,头脑清醒,遵守道义,抑恶从善;在小事上则不过多计较,不小题大做,宽容大度,顺其自然。这,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难得糊涂不是无原则地放纵,更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暗示和警诫,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境界,一种气度和修养。
在生活中,难得糊涂使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难得糊涂不是昏庸,而是为人处世的豁达大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拿得起,放得下”。难得糊涂意味着不要太执著,要求人在生活中要想得开,看得开,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在生活中,那些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难得糊涂。他们遇到任何事决不自作聪明,大发议论,相反他们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活得逍遥自在。
文摘 评职称、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套近乎,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对号”时再较真,不失原则。原则未丢,那人格便不失。或许当事人会来责问你,这是自讨没趣,你不妨坦诚相告其不够标准的地方;不问那也当没这回事,自得自乐。“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将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出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直截了当,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一定的糊涂战术。确实,有时在处理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时,没必要说得太明确,对自己和对方都留有余地,不至于关系太过紧张。含蓄或装糊涂地表达是中国历来处世说话的上上之策。
清朝的嘉庆皇帝,登位后对前代留下的一些遗留问题进行处理,还准备破格提拔几位曾为前朝作过贡献却被奸臣排挤、打击的官员。但这破格提拔的事在清朝没有先例,群臣反应不一。嘉庆皇帝拿不定主意,便问老臣纪昀。纪昀沉吟片刻,说:“陛下,老臣承蒙先帝器重,做官已数十年了。从政,从未有人敢以重金贿赂我;为了撰文著述,也不收厚礼,什么原因呢?这只是因为我不谋私、不贪财。但是有一样例外,若是亲友有丧,要求老臣为之主事或作墓志铭,他们所馈赠的礼金,不论多少厚薄,老臣是从不拒绝的。”
嘉庆皇帝听完纪昀一席话感到莫名其妙,仔细一想,才点头称许,于是下了破格提拔这批官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