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唐宋诗词语词考释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100051835 ·条形码:97871000518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唐宋诗词语词考释 去商家看看
唐宋诗词语词考释 去商家看看

 唐宋诗词语词考释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100051835
·条形码:97871000518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唐宋诗词中的口语俗词,往往容易误解,或者索其义而不易。这些词一部分承中古诗文语词之余绪,如唐诗中“分张”的殊义,在王羲之的杂帖中就可见到;“转”之“逐渐”义在南朝诗中已较为常见。但大部分词义属新的孳生,此与唐代传奇与变文的出现关系至为密切。至于宋词“长短句”,更给口语俗词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而且宋诗题材在唐诗的“逼迫”下,得到极大的开拓,以议论、文字、才学为诗,也使口语词派上大用场。唐宋两代敞开了近代语言的大门,呈现一片亮丽的新世界。探讨于其间,兴趣自会连绵不断。
  是书就在这种兴趣中展开。共分四个方面:敦煌诗词、唐诗、宋词及宋诗。讨论分三个方面:一是新出现的语词,且为现行辞书所未收;一是先前之词所孳生的新义,这些义亦不见于乱辞书;此外,词义已见于辞书,但例证甚晚,或有误,或与所释词义不吻。计论的重点,主要在于前两端,至于后者,考虑到某个词义出现的早晚,对于词义发展史来说至为重要,亦酌加商讨。
作者简介   魏耕原,1948年生,陕西周至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该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全唐诗语词通释》(2001年)、《谢朓诗论》(2004年)。著有《南丰文钞》校注集评、《临川文钞》校注集平(合注)、《庐陵文钞》校注集评(合注)(以上三种见《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1998年)、《万家辞赋》(合注,2004年)、《古诗精华赏析》(1990年)等。曾在《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文史》、《敦煌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编辑推荐   唐宋诗词中的口语俗词,往往容易误解,或者索其义而不易。这些词一部分承中古诗文语词之余绪,如唐诗中“分张”的殊义,在王羲之的杂帖中就可见到;“转”之“逐渐”义在南朝诗中已较为常见。但大部分词义属新的孳生,此与唐代传奇与变文的出现关系至为密切。至于宋词“长短句”,更给口语俗词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而且宋诗题材在唐诗的“逼迫”下,得到极大的开拓,以议论、文字、才学为诗,也使口语词派上大用场。唐宋两代敞开了近代语言的大门,呈现一片亮丽的新世界。探讨于其间,兴趣自会连绵不断。
  是书就在这种兴趣中展开。共分四个方面:敦煌诗词、唐诗、宋词及宋诗。讨论分三个方面:一是新出现的语词,且为现行辞书所未收;一是先前之词所孳生的新义,这些义亦不见于乱辞书;此外,词义已见于辞书,但例证甚晚,或有误,或与所释词义不吻。计论的重点,主要在于前两端,至于后者,考虑到某个词义出现的早晚,对于词义发展史来说至为重要,亦酌加商讨。
目录
叙例
甲编 敦煌诗词考释
第一章 敦煌诗集残卷校释
第二章 敦煌诗集残卷校考
第三章 敦煌诗歌疑难俗词考释
第四章 敦煌 诗歌口语俗词考释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