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宗教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佛学与隋唐社会
2010-01-31
市场价:¥20.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学与隋唐社会
佛学与隋唐社会
市场价:
¥20.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80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ISBN:7202030500
·条形码:97872020305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传统学术与社会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佛学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佛教与隋唐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系与影响。书中不仅对于复杂的佛教宗派谱系与要旨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而且对于佛教与世俗王权的纠葛、寺院的清规和僧侣的戒律,民众佛教信仰的实态和佛教的世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以及佛教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都做了较为精到的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义理佛学与世俗佛教在隋唐时代的基本状况获得概括的了解。
作者简介
张国刚 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6月生于安徽省宿松。197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8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9-1994以及1996-98年留学欧洲,并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执教。1998年9月起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国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第六届(1995-1998)、第七届(1998-2001)理事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四届(1997-2001)理事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入选1997年度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担任"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社会历史"的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中西文化关系史。著有《唐代官制》(1987)、《唐代藩镇研究》(1987)、《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1994)、《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中西、文明的碰撞》(1996)等。 主编有《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1996)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和优秀著 作三等奖。主讲课程有"隋唐五代史研究"、"西方汉学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等。 招收隋唐史和中外关系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媒体推荐
后记
这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王苏凤女士三年前约我撰写的一本小书。从佛学学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佛教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迄今为止,从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美术史等方面研究佛教的成果比较丰富,而从社会史方面研究佛教的论著则相对较少。何兹全教授20世纪30年代关于佛教寺院经济的研究开辟了佛教社会史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一些青年学者在中古佛教僧尼生活和民众信仰等方面也很有成就。《佛学与隋唐社会》这本书涉及到佛教宗派的要旨以及佛教的本土化、佛教与世俗王权以及民众信仰的关系,佛教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等内容。由于这些问题牵涉面很广,本人对于佛教这个博大精深的学问所知有限,本书也只是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就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略加缕述,是我在大学讲授“中古佛教社会史”本科选修课程的讲义。我的听众中,不仅有历史系与其他文科院系学生,还有理科学生,以及几位来自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留学生,因此,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这门课,对我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业师杨志玖先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南开大学中文系孙昌武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湛如博士为我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近年来,我在他们以及著名藏学家王尧教授、印度学家王邦维教授等从事的“华林”学术活动中叨陪末座,也使我获得了一些涉猎内典的机缘。本书写作期间,由孙昌武教授和我以“南开华林学术论坛”的名义邀请了十几位佛学研究专家来南开大学讲授中国佛教史学术问题,也使我获益匪浅。
南开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新建立的佛学研究所资料室,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资料的便利。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洪、办公室主任陈平先生为我借阅该院的《大正新修大藏经》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顾晓茜、肖玉秋、王薇在图书借阅和资料复印上一贯给予了宝贵的支持。南开大学岳纯之博士、北京师大赵宏勃博士和烟台师院王晓丽女士曾提供了本书部分章节的初稿资料,我的博士研究生李晓敏为我核对了引文,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张国刚
2002年2月2日记于南开大学文科楼
目录
《中国传统学术与社会丛书》序
第一章 绪论
一、佛教学说的创立与传播
二、佛教的传入中国及其发展
三、隋唐佛学的繁荣及其特点
四、唐代以后的佛教
……
文摘
书摘
(三)华严宗
华严,即《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赞美佛的超越性品格,说佛是超越时空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华严”则是赞美佛所说法的美好犹如鲜花所装饰的一般。传说是释迦牟尼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借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其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1.《华严经》与华严宗先驱
《华严经》是大乘佛学的代表性经典。它对大乘佛学的弘扬具有重要作用。它主张一切有情皆可成佛,超越了部派佛学认为一个世界不能有两个佛的束缚。《华严经》提出无量无边的十方佛土,是可以容得下同时存在的无数的佛,这就为众生成佛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信众修行成佛的积极性。《华严经》有三个汉文译本。最早的译本是晋朝的六十卷本,谓之旧经。唐朝实叉难陀(652—710年)翻译的八十卷本,后世称为唐经或新经。还有德宗贞元.年间般若(734——?)翻译的四十卷本。此外还有许多单品译本。《华严经》的十方成佛思想主要在《八十华严》的《十地品》、《如来出现品》和《人法界品》等中有集中表现。如《如来出现品》讲佛性问题,亦即人们成佛的可能性;《十住品》等各章提出成佛的办法与过程,即十法的阶梯修行问题,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十地”等;《入法界品》则通过文殊菩萨指引善财童子去参访了53名善知识,经历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等修行过程,最终证人法界,得悟成佛。华严宗就是以弘扬《华严经》的基本理念而得名的。
由于北周武帝的灭佛,许多僧人避难终南山中,华严学者大多活跃在雍州境内,终南山至相寺是其中心舞台。华严宗的先驱主要有法顺(557—640年)和智俨(602—668年),他们被后世尊为华严初祖和二祖。法顺,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人,18岁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因俗姓杜,佛教史上一般称他为杜顺和尚。据说法顺曾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并赐号“帝心”,所以又称他为“帝心尊者”。法顺基本上是一个禅僧,没有多少著述,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华严五教止观》一书中①。智俨,俗姓赵,天水(今甘肃天水西南)人,12岁就随法顺于终南山至相寺出家。智俨的著述主要有《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搜玄记》、《华严孔目章》等,它们与法顺的《华严五教止观》都是华严宗的重要著作。
2.法藏与华严要旨
华严宗虽然宗奉《华严经》理论而立教,但是,华严宗对于《华严经》的阐释是具有创造性的。高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131/299896.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宗教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唐和宋的专题研究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
莲华生大士全传·下卷 (全国第一套全面记
闽粤台民间信仰论丛
歌罗西书注释
宗教.法治与中国传统 - 俞学明 钱雪松
合众科学译丛:灵魂存在吗
古典学译丛·想象中的希腊:神话的多重语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一日一禅·(2017)(达摩版)(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