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142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9787807073185 ·条形码:978780707318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 |
 |
|
 |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142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9787807073185
·条形码:978780707318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辞典分上下两编,汉代至清代为上编,近现代为下编;词目按历史时期,结合词头(词目的首字)之笔画数来编排顺序;每一词目,详列人物姓名、生卒年、概括语、字号、籍贯、生平经历、宗教活动、师承流派、佛学宗旨、成就著述,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等。
目录 上编古代部分
汉魏晋南北朝
二画
丁光
丁柱
丁令光
刁雍
三画
于义
于法开
于法兰
于法道
于道邃
大善
大明师
大聪师
万天懿
义紭
亡名
卫士度
卫元嵩
习凿齿
子碧
马枢
马奕
四画
丰禅师
王上
王中
王由
王弘
王导
王规
王忱
王固
王肃
王珉
王胡
王荟
王俭
王度
王洽
王珣
王恭
王浮
王翊
王琰
王雅
王斌
王温
王谧
王筠
王微
王融
王褒
王遵
王懿
王方略
王玄谟
王乔之
王休之
王延秀
王坦之
王洪明
王神念
王羲之
开禅师
元宁
元羽
元怀
元畅
元怿
元详
元诩
元恪
元恭
元悦
元鸾
元勰
元徽
元子攸
元胡摩
元乐尚正
无罗叉
云贞
云光
木道贤
支公
支亮
支晋
支遁
支谦
支曜
1支孝龙
支昙兰
支昙讲
支昙钥
支法度
支法领
支法渊
支施仑
支晋宝
支敏度
支遁山
支道林
支僧载
支僧敦
支娄迦谶
毛璩
毛惠秀
化公
仇文姜
长藏师
尹静妙
孔云童
孔昭俤
孔淳之
五画
玉法师
功德直
石兴
石虎
石勒
石遵
卢歆
卢景裕
业首
史宗
令玉
令宗
令惠
令韶
乐法才
玄光
玄运
玄畅
玄绍
玄高
玄趣
玄藻
玄辩
冯尼
冯亮
冯衮
冯熙
冯太后
冯晋国
汉明帝
汉桓帝
司马惠御
司马道子
弘充
弘明
弘宗
弘实
弘称
弘觉
弗如檀
弗若多罗
皮业
六画
邢晏
吉迦夜
达摩
达摩弗多
达摩般若
成匠
成具
毕首
毕览
师贤
光净
光静
光赞
吕竦
先公
先路
迁禅师
朱应
朱雄
朱士行
朱广之
朱昭之
朱满月
伏挺
伏虎禅师
任孝恭
伊存
伊叶婆罗
向居士
刘讦
刘芳
刘虬
刘查
刘或
刘骏
刘裕
刘霁
刘歊
刘遵
刘勰
刘周
刘之遴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真
刘义康
刘义隆
刘元真
刘元谋
刘长文
刘长武
刘世清
刘光秀
刘因之
刘孝标
刘洛真
刘惠汪
刘遗民
……
下编近现代部分
……
序言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经过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十余年的精心编纂,即将出版问世。该辞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人归国后,与中华民族文化不断渗透与融合,形成了汉、藏、巴利三大语系为一体的中国佛教,佛教文亿因之得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统文化,必然要涉及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编纂《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旨在使世人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佛教。一方面可以使中国佛教信众了解历史上高僧大德为中国佛教发展所做出的艰难探索和巨大奉献的业绩,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国佛学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可靠的佛教历史人物资料。同时,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佛教发展的兴衰史,推动中国佛教文化融人世界佛教文化发展的主流。总之,《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的出版,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佛教的优良传统,弘扬佛法,促进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张志哲教授等佛教学者,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十多年来,池们克服了资料不足、经费缺乏等重重困难,终于使这部佛教文化大型辞书出版问世。本着尊重佛教、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原则,辞书编纂者们在中国历史文化典籍的汪洋大海中搜寻资料,精心编撰,合理架构,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他们的这种认真治学、勤奋耕耘、乐于贡献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而又值得称赞的。
《中华佛教人物大辞典》的顺利出版,圆满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文化积累,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佛教历史文化价值,利于弘扬佛法与佛学研究,宜于公开出版发行结缘。
是为序。
文摘 法钦十六国时后秦僧人。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僧人。被后秦主姚兴命为僧官,与僧磬、慧斌等共同管理僧尼事务。
法衍北魏比丘尼。北魏永平三年(510)四月初四造定光石像一尊。
法胜南朝比丘尼。少时出家,住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寺(或东寺)。性恭信恪勤,得众人赞许。刘宋元嘉年间(424-453)收养毗陵丞司马隆之妻,接待如亲,前后三年,乞医求药,为其治病。后游历至建康(今江苏南京),寻师访友,研习禅、律。贯通定慧,探索幽隐,训诱徒属。品德高洁,动不询利,静不求名,殷勤周至,莫非济物,名重于世年60岁圆寂。
法施南朝比丘尼。齐代住建康(今江苏
南京)竹园寺。勤奋好学,深究佛理,博涉经论。
尤精于《成实论》、《涅耳提面命槃经》、《华严经》等,颇有
造诣。著名弟子有净行尼师。
法亮南朝僧人。俗姓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寓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大明七年(463),与其弟法朗应敕出家。初住药王寺,后移建元寺。精持戒律,品德高洁。博通经论,明晓义理。梁天监(502-519)中圆寂。
法音 ①法音。南朝僧人。齐代住建康(今江苏南京)豫同寺。专攻诵唱,颇得其求,名闻于时。②法音(53l一568)。北朝僧人。俗姓王。湘州长沙(今属湖南)人。与慧命同师长沙果愿寺能禅师。修学心定,法门开发。后至河阳(今属河南孟县)仙城山善光寺。与慧命同月而寂。
法度①法度。东晋僧人。名金迦,小名南康。本竺婆勒子。后居广州。善梵、汉文。初为昙摩耶舍弟子,承受经法。后独研佛法,专习小乘。唯礼释迦,无十方佛。常令诸比丘尼行忏悔仪。弟子有普明、法弘等。②法度(437-500)。南朝僧人。黄龙(今辽宁朝阳)人。少时出家,游历北方各地,寻师访友,备综众经。刘宋末南游至建康(今江苏南京)。高士明、僧绍与之交结,深为钦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居之。齐竟陵王萧子良、始安王萧遥光皆敬以师礼。齐光元二年(500)圆寂。平生精勤好学,深研佛典,颇有造诣。尤精《无量寿经》。频临讲席,弘宣佛义,学徒成群,名重于时。③法度。南朝僧人。齐代住建康长乐寺。博览群籍,贯通众经。屡临讲座,弘扬佛法。与同寺法宝、法珍等齐名于时。④法度。南朝僧人。齐、梁间游学建康,屡访名师,博采众长,深有造诣。然不善交际,言论多与京邑僧众相悖,遭受排挤,很不得意。⑤法度。南朝僧人。梁代住建康钟山定林寺。勤学善思,贯通众经,深有造诣,以佛学显名于时。
法洪①法洪。东晋僧人。住建康(今江苏南京)瓦官寺。东晋义熙十二年(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