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一生最爱纳兰词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44139611/9787544139618 ·条形码:978754413961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一生最爱纳兰词 去商家看看
一生最爱纳兰词 去商家看看

 一生最爱纳兰词


基本信息·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44139611/9787544139618
·条形码:97875441396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一生最爱纳兰词》内容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豪放也只是伪装的风骨,而忧伤才是纳兰的精魂。以词为舟,泛在桨声灯影里的古典时空,邂逅一位翩翩公子纳兰容若,听他,懂他……
作者简介 子艮,80年代生于皖西古城六安,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器乐,五音不全。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编辑推荐 《一生最爱纳兰词》:细品纳兰词中的凄清婉丽之意
目录
梦江南
赤枣子
遐方怨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天仙子
天仙子
天仙子
长相思
相见欢
昭君怨
昭君怨
酒泉子
直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霜天晓角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卜算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好事近
好事近
一络索
一络索
清平乐
雨中花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谒金门
清平乐
清平乐
忆秦娥
醉桃源
画堂春
眼儿媚
朝中措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落花时
锦堂春
河渎神
四和香
添字采案子
荷叶杯
荷叶杯
寻芳草
南歌子
南歌子
秋千索
忆江南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于中好
鹧鸪天
于中好
于中好
河传
木兰花令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鹊桥仙
鹊桥仙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
红窗月
踏莎行
路莎行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蝶恋花
蝶恋花
唐多令
踏莎美人
鬓云松令
调笑令
点绛唇
忆王孙
忆王孙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清平乐
眼儿媚
少年游
浪淘沙
于中好
踏莎行
虞美人
茶瓶儿
望江南
鹧鸪天
临江仙
忆江南
赤枣子
玉连环影
天仙子
浣溪沙
……
序言 第一次读纳兰词究于何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第一次被纳兰词深深吸引却是记得颇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遥远的日子里:高考已毕,北上入学报到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余。无绪之中,拿来一本词选,信手翻看,无意之中竟看到了纳兰性德的那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当时的年岁是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于是捧着他的词,在初秋的院子里且行且吟,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受了几多山程水驿,来到了北方,再也听不见故园低低的呼吸了,眼前是一更的风,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于是一种伤感之情兀自充满了小小的心灵。至于纳兰性德是谁,这首词好处在哪,却无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来,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气。然而“喜欢”,究竟是难以言说的。恰如纳兰《少年游》中所言:“称意即相宜”。当然,纳兰这句说的是爱情: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便常常要问:“你喜欢我什么啊?”答案其实真的颇简单,爱就爱“称意”这两个字啊!看着你,眼睛觉得舒服;听到你,耳朵觉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觉得舒服;闻着你,鼻子觉得舒服……就是称意。称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释我们缘何喜欢某一首诗词,我以为尚不足也。诗词是有意舍弃了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的,直指人的心灵和灵魂,与我们的情感最微妙之处相联。与人类的生命节奏相关。
文摘 插图:


【词译】
有一种芳草,她有着美丽的名字。
想你的时候,就开遍满山。枝枝叶叶,年年岁岁。
有一种岁月,她曾灿烂得动人心弦,又曾零落得一去无迹。
曲曲折折,分分秒秒。
而你,究竟是一盒钉子,甜蜜地钉在我肋骨的深处,
还是一座雪山,寒冷在我相濡以沫的远方?
你的远去不归,让月亮等得都有些老了。
而那些燕子,仍然不离不弃,重温着那些长出皱纹的海誓山盟。
【评析】
这是一首苍凉清怨、缠绵悱恻的别离词。
纳兰性德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他二十岁时与“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时年十八岁的卢氏成婚。卢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少年夫妻相亲相爱,感情甚笃。纳兰性德深爱自己的妻子,可是作为康熙皇帝的殿前侍卫,须经常入值宫禁或随皇上南巡北狩,与妻子厮守的时间不多。于是只能让万缕情丝萦绕心头,倾泻在词章里。纳兰这首《天仙子》就是设想妻子含嗔带恨,埋怨累岁不返的天涯游子。
此词开篇展示的是一幅梦里的图画:一片青青齐整的蘼芜,一位略含忧愁的女子,寂寞的心事,满山的春景。这里的“薜芜”不仅指一种香草,而且还具有象征意味,因为在古诗词里,“蘼芜”一词多与夫妻分离或闺怨有关。比如《玉台新咏?古诗》中就有“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这样的诗句。
“玉郎经岁音书远。”果不其然,丈夫走后,音信全无,已有一年。语气似乎很是平静,但是其中的哀怨,自是不可断绝如缕。这比“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更显沉重,因为“此情”虽然“难寄”,但是毕竟还可以一怨雁鱼,一腔愤愤,终有所泄,而此处音讯全无,何人何物可怨?
写到此,闺人的孤寂哀伤之情怀已经初露。而“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这几句便将这种落寞心事渲染铺张开来,使其浓似酒,沉沉难以慰藉。你看,夜晚的钟声敲响了,明月是那样圆满,粱檐之间,燕子也在呢喃,可远方的丈夫为何不归?尤其是这句“轻罗扇”,扇出一片轻罗小扇的温软之风,于愁怨之中又带着丝丝怀恋与怅惘。整体情调可称“雅隽绝伦”。难怪陈廷焯评价说:“不减五代人手笔”。(《词则》卷五)又说:“措词遣句,直逼五代人”。(《云韶集》卷十五)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