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2216958/9787802216952 ·条形码:9787802216952 ·版本:第1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盛世沉思录 |
 |
|
 |
盛世沉思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2216958/9787802216952
·条形码:97878022169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一本有良知,敢讲真话的书!
《盛世沉思录》精选了《吴晗的悲哀》、《盛世下的沉思》、《妓女哲学》等数十篇杂文。所选杂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手法各异,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启迪智慧、开拓视野、提高人生境界。
编辑推荐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本有良知,敢讲真话的书!
目录 “小戈”的羞愧
吴晗的悲哀
“万岁君王只钓龙”
“内圣外王”述义
要敢于追问历史的恶根
生活在彀中
罗斯福与“扒粪者”
排队割阴茎
当面奉承(外一则)
草堂随感录(三则)
做戏
捆妥诚信
盛世下的沉思
宋濂的心理学
历史的碎片
贾桂的奴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是切尔诺贝利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有感
“皇权专制”与“非皇权专制”
民主选举当皇帝
毛泽东敢说自己“放空炮”
花样右派
说“民心”
财色辨证
批示
国在山河破
代表的身份问题
专制体制下的道德问题
官员面子与奴才意识
刍议“引咎辞职”
学会破译假话
“收银机”的启迪
愚公移山:移到哪里
哈佛儒生的梦呓
“野心家”纵横谈
“善政”的成本
妓女哲学
人道基准
伪小人
刘绍棠的“妙语”
贪宫与小偷之比较
论雷峰塔的重建
寂寞的“左拉”
人性和狗性
三个画圈的人
“爱国贼”
“空口道”
灶王碑
马寅初何以在经济界享有盛誉
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
关于“指鹿为马”的学术问题
出卖灵魂的“叫好儿”
找准位置
名目之惑
萨达姆让我惭愧
“诏狱系统”与“意图伦理”
“起盗心”的追寻
“精英”之无耻,是为国耻
残思断想
谁活得轻松
谁跟谁善良
侃侃味觉
诡辩录
造脸工程
有一种爱让我们堕落
优点零
愚蠢指数
“新男性”
现实中的“死魂灵”交易
好赌的中国人
我们的思想能走多远
吃竹笋屙背篼
“正处级”
俗语里的复仇“密码”
小人
狐狸吃到葡萄以后会说什么
阿Q的斗争精神
阿Q再生记
凤姐的学历
窗下猫语
林间童话
龟兔赛跑之后
牢骚满腹·雄辩症
叹五更
GDP:俺的自白书
“文革”幽灵的自白
我的复古主义理想
……
序言 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整风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有一场“杂文时代是否已经过去”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我当然算不上什么角色,但当时我在延安,而且是著名的《轻骑队》——一张贴在中央青委山下的墙报的发起者之一,对这个杂文史中的“经典争论”不能不关心。轻骑队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共青团的一个组织,它的任务是专门揭露党和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和其他不良现象。我们就是借鉴苏联共青团的经验办起这张墙报的。在发生这个争论的时候,我认为争论产生的本身就说明杂文时代没有过去,而且就是狭义的鲁迅式的杂文时代也没有过去,这一点到今天看得就更加明显了。
同时,我认为杂文的特点是“杂”,不但“对象”杂,而且“体裁”、“风格”也都杂。我想编者所选文章一定既包括鲁迅式的杂文,它像举起匕首那样的战斗,也包括其他能使人获得多方面教益的,思想深邃、语言清新的杂文的其他形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写过关于“笑”的超短文。
我说——“笑有多种多样。有些笑,我不喜欢也不会。有些笑,我不得已而为之。此处说的笑,指的是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然而然发出的笑。它是智慧的表现。面对貌似强大而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上面这种作为智慧的笑,又是真理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念的显露。它当然是一种力量。”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用笑送走了骑士制度。我想在我们中国会用笑送走那些使人讨厌和愤怒的东西。历史会是这样的。
文摘 “小戈”的羞愧
这里把戈尔巴乔夫称作“小戈”,并非对他有什么不恭不敬,而是在当时,他确实还是个“小戈”。
1980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政治局正式委员,时年他仅49岁,是政治局所有成员中最年轻的,尤其是对于那帮七老八十的同僚来说,他无疑是个小伙子。也许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年龄段上,所以他才感到官场上的很多做法很不合他的“新思维”,倒了他的胃口,并因此便产生了羞愧感。
初次参加政治局会议,对开会时的入座,他不禁觉得怪怪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都会不假思索地各就各位,既不会是前一个,也不会是后一个;即使有人缺席,那位置也只能空着,排在后面的人绝不会挪到前面去。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排列的座次:“勃列日涅夫右边是苏斯洛夫,左手边是柯西金,柯西金去职后是吉洪诺夫。苏斯洛夫旁边是基里连科,往后是佩尔谢、索洛缅采夫、波诺马廖夫、杰米切夫。另一侧,柯西金旁边是格里申,往后是葛罗米柯、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契尔年科,最后是戈尔巴乔夫。”这完全是政治局委员的先后排名,离勃氏坐得近的,名次靠前,权力较大,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离得远的,权力、身份、地位逐一次之。他“小戈”当时是最年轻、最新当选的委员,自然要位居老末了。
会议期间,他常发现会议主持人说着说着就“短路”了,“语无伦次,讨论没有了头绪。大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戈尔巴乔夫没有明说这个主持人是谁,但根据苏共高层“谁权力最大谁主持会议”的惯例,这个主持人自然就是“一把手”勃列日涅夫了。
再就是总有人在会场上跑来跑去,往哪儿跑?自然是往“一把手”身边跑。特别是契尔年科,别以为他是个政治局委员,其实也就是总书记的“大秘”。他老是离开座位,跑到勃列日涅夫面前,匆匆忙忙地翻着公文:“这个我们已经处理过……这个现在就给你读……这个我们已经从讨论中撤掉……”
所有这一切都让“小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使得他不禁感慨万千:“总之,那场面是够难堪的了。这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这样的时刻我感到羞愧……”(《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第8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笔者已在相关的文章中谈到,戈尔巴乔夫是处于复杂历史时期的一个复杂的人物,是一个成长于官僚体制下有意于改革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企图改革而又不甘摆脱官僚体制的人。尽管从他骨子里还透着一股官僚的专制的气息,但他没想到让他仰慕已久的政治高层的“宫廷游戏”会演成这样,丑陋到如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