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2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802370913 ·条形码:978780237091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 去商家看看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 去商家看看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2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802370913
·条形码:978780237091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包括《华南抗日游击队(上)》、《华南抗日游击队(下)》,内容简介:风雨如磐,岁月如歌。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今天,已走过了80多年的辉煌历程。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赞誉。
编辑推荐 《华南抗日游击队(套装全2册)》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综述
引言
一、抗战爆发后的华南形势华南中共组织的恢复与抗战的准备
(一)全国抗战爆发,中共中央的抗战路线、方针以及关于南方游击区的工作方针
(二)华南地区中共组织的恢复
(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建立民众抗日武装
二、华南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展开
(一)日军登陆大亚湾及广州沦陷,中共组织部署开展敌后游击战
(二)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的陆续建立
(三)积极开展对日伪军的游击战争
(四)有理有利有节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困难中坚持和发展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南抗日游击队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对策
(二)营救爱国文化人士和国际友人
(三)粉碎日伪军“蚕食”、“扫荡”
(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围剿”和进攻
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游击战争的大发展迎接抗战胜利
(一)中国抗日战争出现有利转折敌后游击战转入局部反攻
(二)华南抗日游击队和根据地大发展
(三)加强部队和根据地建设
(四)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准备反攻
(五)抗战胜利,华南抗日游击队转入新的战斗
结束语

文献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中共琼崖特委关于琼崖过去斗争经过和现在工作情况给南委的报告
(1937年7月23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
(1937年8月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
(1937年8月12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工作方针的指示
(1937年10月1日)
中共闽粤赣边省临时代表会总结报告大纲
(1937年10月12日)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就统战工作等问题给琼崖特委的指示信
(1937年11月26日)
中共南委关于华南政治形势和目前重要工作等给中央的报告(节录)
(1937年12月12日)
朱德、彭德怀暨八路军全体将士致广东同胞书
(1938年1月30日)
周恩来对日寇进攻华南的初步分析和建议
(1938年10月12日)
中共中央关于广州武汉失守后给各级党部的指示
(1938年10月28日)
廖承志、梁广关于琼崖国共两党谈判等情况给中共中央并转张文彬的报告
(1938年11月20日)
廖承志关于东江工作团出发后的情况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周恩来、叶剑英电
(1938年11月)
廖承志等关于广东地区中共领导的部队发展状况致中共中央电
(1938年12月24日)
廖承志、张文彬关于琼崖红军改编情况致中共中央电
(1938年12月)
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给中共中央的综合报告(节录)
(1938年)
中共粤东南特委给广东省委的工作报告
(1939年1月29日)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一个半月以来的工作总结
(1939年4月19日)
叶剑英关于积小胜为大胜的讲话
(1939年5月28日)
廖承志关于琼崖最近情况致中共中央南方局并转广东省委电
(1939年7月3日)
冯白驹关于琼崖自卫独立队抗战情况致海外侨胞的公开信
(1939年8月)
中共闽西南特委关于潮、梅等地区情况的综合报告
(1939年9月1日)
中共琼崖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记录
(1939年12月)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琼崖游击队及党组织情况向南方局并中央书记处的报告
(1940年1月13日)
廖承志关于琼崖情况致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电
(1940年1月14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琼崖工作给广东省委的指示
(1940年1月26日)
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给中共中央并南方局的综合报告(节录)
(1940年3月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广东工作致广东省委电
(1940年3月11日)
中共中央关于揭露顽固派破坏抗战的指示
(1940年3月14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关于对顽固派斗争策略的指示
(1940年3月25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时局逆转与党的应付措施给广东省委并南委的指示
(1940年4月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瓦解敌军工作的指示
(1940年4月6日)
李黎民关于琼崖部队情形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1940年4月10日)
张文彬关于广东抗战形势、统战工作及军事工作等给中共中央
的报告(节录)(1940年4月23日)
廖承志关于曾生部受顽军打击后的现状及善后意见致中共中央南方局
并张文彬电(1940年4月23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曾生、王作尧两部应回防东宝惠地区及行前应注意
事项致廖承志等并南方局电(1940年5月8日)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央对曾生、王作尧部的指示致中共中央、南方局
并廖承志等电(1940年5月17日)
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对友军交朋友工作的指示
(1940年8月19日)
廖承志、尹林平等关于国民党琼崖当局公开反共及冯白驹部经济困难
致中共中央电(1940年9月21日)
廖承志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及武装自卫致冯白驹并报中共中央、广东省委电
(1940年9月22日)
廖承志关于曾生、王作尧两部情况致周恩来并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电
(1940年9月24日)
李克农关于广东省政治情况及八路军韶关办事处已结束致康生、周恩来
等电(1940年10月)
中共中央书记处对琼崖工作的指示
(1940年11月7日)
回忆史料
大事记
表册
参考资料
……
序言 风雨如磐,岁月如歌。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今天,已走过了80多年的辉煌历程。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赞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人民解放军培育和形成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建军治军的方针原则,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军队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运用军事力量的问题,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述往事,思来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这是我党我军鉴往知来的丰富宝藏。只有深入挖掘、精心提炼,形成规律性认识和资源性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作用。中央军委批准编纂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文摘 插图:


此外,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还成立抗敌教育实践社、广州抗敌后援会、广东文化界救亡协会、广东妇女抗敌同志会等。广东的爱国青年和民众,仅几个月时间,便建立抗日救亡团体六七十个。中共南委分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状况,认为必须组织抗日救亡统一战线,把广东抗日救亡运动推到一个新阶段。在广州,1938年1月,由广州学生抗敌救亡会、救亡呼声社、青年群社、平津同学会、留东同学抗敌后援会、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中大附中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抗日先锋团等8个团体联合发起,成立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到国民党省党部承认的半军事化性质的抗日救亡组织。抗先成立后,先后开展军事训练,在所在地担负防空救护任务,还走上街头,深人工厂、农村以及国民党军队中宣传抗日,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团体。6月间,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组织抗先队员500多人,分成32个工作团奔赴全省20多个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农民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同年11月1日,“抗先”总队部正式成立,抗先队员4000余人分别到东江、北江、西江、中区和南路,以农村为基地,宣传抗日,组织抗日群众武装。
在潮梅地区,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韩江工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曾应之、陈华(陈光)、王勖等分别做潮汕驻军和国民党汕头市党部特派员林伟民、汕头市长何彤等的统战工作,于1937年8月13日成立了“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青救会),会员有200多人。该会成立了秘密的中共支部。接着,在潮汕、兴梅各地也纷纷成立“青救会”。1938年1月15日,“青救会”改名为“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为了统一抗日组织的行动,2月下旬,成立“岭东各地青抗会通讯处”。通讯处实际上成为潮梅各地“青抗会”的统一领导机关。青抗组织成立后,采取多种形式,在各地乡村宣传抗日,动员群众投身于抗日运动,先后组织随军工作队、战地服务团、战工队、艺宣队等奔赴各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后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华南抗日游击队》,由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组织编纂。广东、广西、海南省(区)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参与了此项工作。广州军区政治部编研室原主任彭新云、原副主任李佑军对全书编纂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并对全书作了统改。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亲历华南抗日游击斗争的许多老同志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解放军档案馆,广东、广西、海南省(区)档案馆,中山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共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委及有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黄振位、何焕昌、杜先列、黄其英、陈光中、卢继刚、李吉宁、许文彦、何湛川、张军等同志,参与对综述等的讨论研究,或提供、核实了有关史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终审后,中央军委史料丛书审查小组成员阮家新、李惠、张金钟分别对综述和文献作了最后审定。在本书编审过程中,中央军委史料丛书审查小组原成员马仲廉;中央档案馆利用部主任张瑞智;全军史料丛书编委会办公室原主任郭得河;解放军档案馆原政治委员孙世钧、张兵,利用处原处长潘益华、李风明,保管利用处长宋传富等给予了帮助指导。亦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