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三巨头:欧洲战场纪实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77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536671709 ·条形码:97875366717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二战三巨头:欧洲战场纪实 |
 |
|
 |
二战三巨头:欧洲战场纪实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77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536671709
·条形码:97875366717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三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巨头在二战中究竟何为?法兰西之战、伦敦空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奇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这些扭转乾坤的著名战役何等情状?相关的信息战、外交战、电子战、间谍战如何操纵?本书以文学纪实手法娓娓道来。
从研究战略战术的角度看,《“二战”三巨头》描写的法兰西之战、非洲沙漠之战、敦刻尔克之战、大西洋海战、诺曼底登陆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奇袭珍珠港之战,以及相关的外交战、电子战、信息战、间谍战,无不精彩,无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范例,其高超而独特的战略战术,可以为研究现代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提供宝贵的借鉴。
作者简介 唐先圣,现年62岁,重庆市作家协会资深作家,从事创作30年余年。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名人传记《郭沫若传》(绝代风流),长篇战争传奇《欧洲战场》(上、下卷)、《“二战”三巨头》,另有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待拍,总计创作发表作品近五百万字。
媒体推荐 书评
此书用文学的手法全面地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全过程,刻画了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等历史巨头的形象。主要描写了法兰西之战、伦敦空战、非洲沙漠之战、大西洋海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奇袭表珠港之战、诺曼底登陆战等重大战役,也写了相关的外交战、电子战、信息战、间谍战等。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学的手法全面地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全过程,刻画了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等历史巨头的形象。主要描写了法兰西之战、伦敦空战、非洲沙漠之战、大西洋海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奇袭珍珠港之战、诺曼底登陆战等重大战役,也写了相关的外交战、电子战、信息战、间谍战等。
目录 序张召忠/1
自序唐先圣/2
第1章 丘吉尔走马上任 张伯伦抱恨下台/1
第2章 监督处谍报惊梦 法兰西危在旦夕/12
第3章 法国战事一败涂地 敦刻尔克危在旦夕/23
第4章 屈膝投降法国沦陷 康边之耻悲动山河/38
……
文摘 书摘
这是何等可悲的事啊! 有道是:人不悲哀不掉泪,男儿有泪不轻弹。 此时此刻,贵为首相、已经年满69岁的张伯伦,也和普通人一样,不禁掉下了几滴辛酸的眼泪。
他感到十分委屈。
自他出任首相以来,面对国内纷繁的内政,面对国际复杂的外交,面对内内外外这个极不安宁的世界,他没少花心血,没少来回奔波。他认为,用“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这话来概括他的全部辛劳也不过分。
尤其是在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执意称霸欧洲,不断向四邻挑起战争的关键时候,正是他——英国首相张伯伦,连日奔走协调,终于在德国慕尼黑签订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协议。那协议虽然以妥协为手段,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为代价,但总算“为英国和整个欧洲带来了和平的希望”,而且,这也许是“一代人的和平”。他在这次国际争端中,始终维护着大英帝国的利益,始终扮演着和平信使的角色,难道还有什么可指责的么?
然而,正是他在慕尼黑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以及在政府的若干内政问题上,他遭到了内阁大臣们和整个社会舆论的强烈指责。对他指责最严厉的,莫过于那位向来锋芒毕露、一直跃跃欲试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
他当然知道丘吉尔的来历。那家伙出身贵族望门,1900年当选为英国保守党议员,后来历任英国政府殖民副大臣、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空军大臣、陆军大臣、财政大臣等等要职。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后悔!再也没有比这更使他后悔的了——自己在本届政府组阁时,竞把丘吉尔这个死硬反对派组进了班子,让他担任了海军大臣的要职。
这些年来,正是那个丘吉尔,那个混蛋!老是同保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对。在自由贸易问题上,在印度问题上,在关于对外政策和战争准备等等问题上,主要的反对派就是他!在慕尼黑问题上,强烈指责首相软弱、妥协、无能的,还是他!他似乎对于历史,对于现状,对于身边的一切,乃至对整个大英帝国,对整个世界都不满意,总是牢骚满腹。
你看他在下院辩论时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
“为什么不加强备战?”
“为什么要承认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
“为什么要默认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为什么要那么卖力地推行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P2
里宾特洛甫心里难受了一阵,但很快镇定下来,而且装出了高兴的笑脸。他不愿意因为这一层矛盾,损失了已经取得的签字成果,于是说道:“元帅先生,我认为意大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