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未来世界战争:全面信息战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7308024822 ·条形码:97873080248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未来世界战争:全面信息战 去商家看看
未来世界战争:全面信息战 去商家看看

 未来世界战争:全面信息战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7308024822
·条形码:97873080248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沈伟光军事战略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世纪之交,千年之交,人们在憧憬新世纪文明之际,也恐惧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刺激。纵观人类五千年,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最先作用于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愈发达,对人类的破坏将愈迅速、愈加剧,而这种破坏最具代表意义的现象就是:战争!
战争是人类一定时期的伴生物。一部人类文明史,战争史是她最悲壮的画卷之一。在可预知的将来,我们还难以想像战争消亡,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它、认识它,把握它的发展趋势,顺应它的规律,降低它的盖然性,减少它的危害;倘若能够按照我们人类设计的轨迹运动,转移战争的视线,为人类全面利益而战,使战争进入理想的境地,我们的未来将更加灿烂。
媒体推荐 自序
我的军事战略研究可以分两个时期。
1985年以前主要是打基础。
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选择的文娱活动,家里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叫做“熊猫”的无线电收音机,受我的好奇心驱使“分解组合”几次后,“革命样板戏”从此就从我们家里消失了,记得父亲还夸我有敢闯精神,说“万一插队落户,可以在生产队里当电工”,还“开后门”送我到少年宫的电工班去培训。所以我对儿子辈少看书非常理解,现在的娱乐方式很多,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很多,社会上的书籍更是鱼龙混杂,有时我真希望他少读些书,多享受些社会文明带给我们的、适合他们的精神物质生活,而不是我们那时候单调、枯燥、强制性的文化生活。在当时,偷偷摸摸借阅又旧又破、没头没尾的“毒草”小说是最大的享乐了,有时一本书
的借阅时间只有一晚或一个上午,那只能等父母睡着了到厨房间悄悄地看,要么在上课时一心二用偷偷看,缘由这些可看的书大多是“毒草”,家长、老师发现后要被没收。看书、写作成了我的全部业余生活,这也使我对作家有着特殊的崇拜,痴迷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追星族。9岁那年,我开始就向报社、杂志社投稿,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写,创作的欲望和亢奋包围着我,直到19岁被北京一家军方杂志社在一篇来稿综述中引用我投的稿件中的一句话,算过上了铅字
瘾为止。10年间记不清写过多少文字,在1978年最“疯狂”,连队在农场劳动,非常辛苦,非常疲劳,而写作的劲头却非常足,向报社投稿300多篇未采用却不气馁,在希望与失望的循环中寻找快乐,也许越是体力疲乏越需要精神饱满来弥补,也更能体验精神创造的愉悦,更加珍惜自己的精神产品。
立志当作家,对我来说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我1966年上小学,1976年底入伍,以后的学历一直是高中肄业。“文革”的特殊时期决定我不可能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我现在的记忆中,10年学生生涯所学的知识对我人生经历并没有很重要的帮助,现在所获得的都是靠自学来的。学校的深造,智者的点拨很重要,但知识的更新,接受终生教育更重要,这主要靠自学。
大量阅读写作是开展研究的基础,脑与手要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要有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满脑子想法要用文字表述出来,就首先要知道你的表述别人是否有过,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检索,过去主要靠博览群书;为查找一个贴切的例子,可能要翻看数百倍的资料;有时为了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字、一句成语,可以翻上几部工具书;那时哪有电脑打字、排版,为了誊清一页稿纸,需要付出誊写几张的代价……苦是苦了点,方法也笨了些,获得的却是非常珍贵和永恒的。有时真羡慕现在的学生,发发文章如儿戏,因为机会太多了,当然现在的文字也不像那个时期稀罕了。现在很少有人说靠稿费养家糊门的,出版书还要自己贴钱。小时候写稿,悄悄的干,怕别人看到说你有非分之想;一旦发表不了,又怕丢人现眼。现在写书,就怕没有人看,甚至书还没有写就开始“炒题材”了。这与时代发展有关,今天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像互联网上的平台,别人看你的东西、关注你,就是给你机会!
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一篇文章不能缺一句话,掉一个字,否则就会词不达意、文不成章了。搞战略研究,有时比搞自然科学研究更要严谨。自然科学研究发生偏差无非是研究本身的失败,而战略研究发生偏差,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甚至几个世纪。胡适先生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有一定哲理的。但是,再大胆的想像,也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只能是一个幻想罢了。尤其是搞未来研究、战略研究,不可测的事物、不确定的因素、令人虚幻的东西太多了,需要选好角度和高度,更需要有严谨细致的作风。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须要扎扎实实、逐字逐句地耕耘,需要坚强的毅力。这种毅力的动力来源两个方面,一是被动的,为了一种目的,把写作当成职业了;二是自发的热忱,我比较欣赏的话是——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和平与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最重大的主题,和平的对立面就是战争,要和平就要遏制战争,而军事战略研究又是战争理论“金字塔”的塔尖,凭个人力量和业余“打造”,很难有人能够锻铸出好钢的。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彷徨过。徘徊过,也退缩过,实现追求的途径有万千条,我却走了一条最寂寞、最艰难、风险最大的不归路,缘由对写作、对和平的热爱!
一个人的“悟”性对提高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做学问要不耻下问,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凭我个人经验来看,任何问题还是在脑袋里多停留些时间为好!养成揣摸、顿悟的习惯,这对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非常有益。小时候你提的问题别人还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年长了、到一定层次后你提的问题别人多数回答不了了。怎么办?只要你具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在未知世界的神秘王国里自由遨翔。
1985年以前,凭着一腔热忱和勤奋,写作了大量的文稿,发表了上百篇文章,虽然内容很杂,但为自己今后的军事战略研究奠定了基础。如果说过去对写作、对研究始于热忱和激情,更多的是盲目的、兴趣式的写作和研究,而这以后更多的是理性,写作目标也日益明晰,即从赢得战争到遏制战争,进而设计文明战争、理想战争,追求和平因素增长点。
搞战略研究,需要具有战略意识,而这不是生来便有的,是从实践和学习中得来的。现在要完全靠直接的经验解决问题是不能了,也没有必要。知识爆炸,信息共享,解决问题的办法、渠道非常多,间接的经验甚至比直接的经验更权威、更有效,但必要的实践、越来越难以得到的直接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尤为珍贵。15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对军队、对战争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感性认识。地方工作的阅历,对自己很快适应非军事工作、掌握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识,扩大、提高思考问题的领域和层次,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我这样的经历和机遇,以及抓住机遇的敏锐力和果敢力,要想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很难想像的。
……
目录
前 言 21世纪战争畅想
上 篇
(写于1987年~1990年)
第一章 世界大战的浮沉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文摘 书摘
科尔总理代表西德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永不忘记战争教训,信守1970年签订的华沙条约,致力于同波兰人民的和解。声明说,这场战争就其发动者的本意来看,是一场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战争。记住那些无辜的牺牲者意味着保持对战争的厌恶。它必然成为一个对我们的永久的警告。声明强调,尤其是德国不能丧失对往事的回忆。对我们来说这是沉重的负担,但这也帮助我们以高度责任感来塑造我们共同的事业,同时它是我们未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声明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历史告诉我们,保持警惕有多么重要。这一教训至今仍有效。我们大家都希望,当今令人鼓舞的发展能继续下去。我们将竭尽全力对此作出贡献,尤其是德国人对此负有特殊的义务。声明指出,我们致力于德国和波兰人民的相互理解,这是我们的义务,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意愿。1970年由前总理勃兰特签署的华沙条约向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继续信守这一条约的精神和条款,在这个条约的前言里,波兰和联邦德国一致表示,要为现在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提供和平的未来,要为和平共处和良好的双边关系创造一个持久的基础。
德国是两次大战的主要策动国和策源地,曾经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同时,灾难也沉沉地降临到这片土地上。战争不仅使德国损失了巨大的财富、牺牲了广大的民众,而且使德国被柏林墙隔离。因此,两德在此时此刻发表声明,有着非常重要和极其深远的意义。声明既表达了德国政府和人民的心愿,更是对世界各国一个忠告:消除战争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的确,在二战爆发50周年之际,世界上战争趋势发生逆转。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88年年鉴报告说,1988年,全世界只有较少的战争在继续,全球军费下降,武器贸易稳定,80年代战争趋势发生逆转。战争热点从33个下降到28个,其他热点已基本解决。在80年代持续增长的战争中,这是明显的分水岭。该研究所所长、西德前国防部长沃尔特.斯图埃策尔说,1988年世界和平取得了显著进步。两伊战争达成协议,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乍得和利比亚、安哥拉和纳米比亚之间的战斗也达成停火协议。由于前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越南宣布从柬埔寨撤军,阿、柬紧张局势得到缓和.,尼加拉瓜局势趋于平稳,印度和巴基斯坦、老挝和泰国之间及乌干达内部的冲突减少。1987年,津巴布韦、巴基斯坦、叙利亚和泰国持久的内战得到解决。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内战却逐步升温。在以色列占领区,巴勒斯坦起义斗争尖锐。报告指出,1988年世界大部分地区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