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文学
小说
世界名著
散文
传记
武侠
网络小说
推理
言情
文学
诗歌词曲
青春
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2010-01-30
市场价:¥20.00卓越价:¥9.80为您节省:10.20元 (49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6人 评论打分5 颗星:(2)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市场价:
¥20.00
卓越价:¥9.80为您节省:10.20元 (49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6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2)
4 颗星:
(3)
3 颗星:
(1)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6篇评论
(6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
共计价钱:¥
38.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23.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534373352
·条形码:97875343733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张隆溪作品系列
·图书品牌:博学近思
内容简介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研究语言的性质及其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中的复杂内涵。《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所作的比较和对照,其取向就并非历史的取向,而是旨在以一种批判的眼光,从某些共通的主题(它们在不同的时刻出现于东方和西方)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来。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不相信那种把东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致其思维和表达的方式竟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种知识也就必须始终置身于另一种知识之外的看法。我在《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决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种种学术领地之间的栅栏,这些学术领地被称为领域和学科,它们被包围在学院和系所的重重藩篱之中。我宁愿向这种知识的分隔挑战,并展示某些基本的、东西方共有的阐释学关注和阐释学策略。
作者简介
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比较文学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讲座教授。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阐释学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与逻各斯》、《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及《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等。
媒体推荐
我始终不相信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主张——不相信那种把东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致其思维和表达的方式竞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种知识也就必须始终置身于另一种知识之外的看法。我在本书中决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种种学术领地之间的栅栏,这些学术领地被称为领域和学科,它们被包围在学院和系所的重重藩篱之中。我宁愿向这种知识的分隔挑战,并展示某些基本的、东西方共有的阐释学关注和阐释学策略。
——张降溪
编辑推荐
《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中讨论的问题,最初曾以萌芽的形式在一篇中勾画出大致的轮廓,那篇文章于1983年发表。
目录
写作的贬值
天才的非自觉创作
阐释学的任务
注释的必要
对话与摹写
道与逻各斯
哲学家?神秘主义者?诗人
反讽模式
从语言批判到神秘主义
拴住了舌头的缪斯
对失语的袭击
无言之用
里尔克:与天使的疏离
诗作为赞颂
声音与意义
马拉美:空白的意义
陶潜:淳朴的挑战
无言诗学
作者?文本?读者
同一性幻觉
实际的证据
文本框架与未决定性
读者的作用
结束语
走向诠释的多元化
……
文摘
书摘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苏格拉底曾向同时代的诗人展示他们写得
最好的作品,并向他们询问这些作品的意思,结果却发觉,“与实际的
作者相比,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可以把这些诗解释得更好”。在苏格
拉底辩护词原来的上下文中,这段话的要点是为了证明:在对自己的
认识方面,没有谁真正称得上聪明。然而这一论点之所以有说服力,
却得益于古希腊关于诗人与灵感的思想——当诗人们歌吟的时候,
他们多半已失去寻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因而也就不可能懂得自己作
品的意思。这一思想以某种程度的幽默和反讽出现在柏拉图的《伊
安篇》中,在那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温文尔雅却又明白直率地指出:诗
不是一门受规则指引的艺术,它不是起源于知识而是起源于灵感。
诗的创作是一种奇迹,因为正像酒神的信徒在陷入迷狂时会从河水
中掬取乳蜜一样,诗人们在受到神灵鼓舞时也会发出歌吟;此时,“像
占卜者和预言家一样,神从他们身上夺去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
终极地看,正是在柏拉图这些值得纪念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追溯到浪
漫主义诗歌理论的源头。这种理论把诗歌视为未曾预谋的、自动发
生的和非关理性的,即一种并不按照诗人意图和自觉思考而发出的
“天籁”(natural cry)。
自柏拉图以来,诗是无意识的创作这一思想,回答了文学作品为
什么需要不断地评论和解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了文学解释为
什么不能用作者的意图作为判断之标准的问题。确实,苏格拉底要
求诗人解释其作品,事实上已暗示了解释之需要优先于诗人不能作
出解释这一发现。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确实也预料到诗人
们不能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说明,因为在询问诗人之前,他已经事先询
问过政治家,并已经得出结论说:大多数人都很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
无知。正因为如此,当他要求诗人对自己作品作出解释的时候,他已
经或多或少地有了准备并终于发现诗人的无知也并不亚于政治家的
无知。这一发现证实了他先前的观察。确实,在所有的人当中,诗人
也许是最缺乏自我意识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于神赐的灵
感而不是自己的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诗之来源于灵感,可以对诗
人们在阐释上的无能提供最好的解释,因为“他们能写出自己的诗,
并不是得力于智慧,而是由于某种本能或灵感,就像你在占卜者和预
言家身上看见的一样——这些占卜者和预言家也能完全不知其含义
地说出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130/298132.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敝帚集:冯其庸论红楼梦
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大字本:红楼梦(套装上
三言二拍(精装16开全套5册)足本无删节
潮流与点滴(陶希圣回忆录)
装点红楼梦
百岁忆往
西湖雪山故人情:艺坛师友录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套装共4册)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动物农场-“慢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