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码:2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61829388/9787561829387 ·条形码:978756182938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外期货期权交易理论与实务 |
 |
|
 |
中外期货期权交易理论与实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码:2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61829388/9787561829387
·条形码:97875618293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外期货期权交易理论与实务》通过对中外期货、期权交易制度的比较,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中外期货、期权的产生、发展、功能以及作用。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论述由浅入深,把复杂的交易策略转化为一般的交易策略,便于读者认知各种交易策略的真谛。韦中数据与现实相结合,其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当今期货、期权的市场价格和发展状况,同时还介绍了我国拟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以及正在交易的各种权证的相关原理。
目录 第一章 中外期货交易概述
第一节 中外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期货的特征、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中外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中外期货合约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中外期货交易制度与流程
第一节 中外期货交易制度
第二节 中外期货交易流程
第三章 商品期货交易与套期保值
第一节 期货套期保值概述
第二节 套期保值的分类与应用
第三节 基差与基差应用
第四节 基差与套期保值效果分析
第五节 基差交易与套期保值
第四章 商品期货交易与投机
第一节 期货投机交易概述
第二节 期货投机交易过程
第五章 商品期货交易与套利
第一节 期货套利交易概述
第二节 价差交易策略及应用
第三节 套利的种类与应用
第四节 期货套利的交易过程
第六章 金融期货交易
第一节 金融期货概述
第二节 外汇期货
第三节 利率期货
第四节 股票指数期货
第五节 股票期货
第七章 期货定价原理
第一节 期货定价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商品期货的定价
第三节 金融期货的定价
第八章 中外期权交易概述
第一节 中外期权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期权的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期权合约与交易流程
第九章 期权交易的基本策略与应用
第一节 期权交易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 股票期权的交易策略与应用
第三节 股票指数期权的交易策略与应用
第四节 利率期权的交易策略与应用
第五节 外汇期权的交易策略与应用
第六节 期货期权的交易策略与应用
第十章 期权交易的合成与套利策略
第一节 期权交易的合成策略
第二节 期权交易的价差套利(垂直与水平套利)策略
第三节 期权交易的跨式与宽跨式套利策略
第四节 期权交易的转换套利和反向转换套利策略
第五节 期权交易的蝶式套利策略
第六节 期权交易的飞鹰式套利策略
第十一章 期权定价原理
第一节 期权价格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二又树期权定价模型
第三节 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参考文献
……
序言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过这样的论断: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
而控制石油、粮食、货币的工具除了军事力量的较量之外,那就是游戏规则的竞争,而游戏规则竞争的核心是定价权的竞争。金融衍生工具——期货与期权恰是定价的主导力量。
如今,作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超级大国——美国,已经控制着石油、粮食和货币。我们知道,期货、期权的发源地是美国的芝加哥,期货、期权的产生距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期货品种是商品期货中的农产品期货,目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因而,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粮食价格趋势代表着世界粮食价格的波动方向。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了美国宝贵的经验。期货与期权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因此美国大力发展能源期货与期权市场,一方面规避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引导石油价格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运行。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期货市场,除了伊朗出口的石油现货以欧元定价外,即便是英国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要用美元定价,这不仅确立了美元对于石油的定价权地位,而且还实现了通过美元控制整个世界的目的。
进入21世纪,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和美元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美元贬值,使石油的价格已经上升到145美元/桶以上,粮食的价格也攀升至历史高水平,世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国正在控制着世界。
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却没有定价权,其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完备的期货市场。为此,我国2008年的石油进口与2004年相比要多支付1000亿美元。
在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相应的股指期货产品,导致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存在着制度环境障碍,使基金的业绩与股指的波动呈现完全正相关关系。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写一部较为全面的、通俗易懂的有关期货、期权方面的著作。
与以往的期货期权著作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文摘 第一章 中外期货交易概述
第一节 中外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期货交易的起源
期货交易最早萌芽于13世纪的欧洲,是现货交易得到广泛发展的必然产物。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现货交易广泛发展的基础上,欧洲许多国家都形成了中心交易场所以及无数的定期集贸市场,如罗马议会大厦广场、雅典的交易市场等。它们都是按照既定的时间和场地进行大量的现货交易活动,随着现货交易的不断发展,这些中心交易场所便出现了大宗易货交易、远期交易性质的交易活动。
1251年,英国大宪章正式允许外国商人到英国参加季节性交易会,在贸易中出现了对在途货物提前签署文件,标明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预交保证金购买进而买卖文件合同的现象。
1571年,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这是西方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正式交易所。皇家交易所是以现货交易为主,在交易所内,经纪商们很快发展起来,他们和商品生产者签订远期合约,承担人们期望规避的交易风险,经纪商们在远期交易中赚取可能产生的利润。1666年,皇家交易所毁于伦敦大火,但交易仍然在伦敦的几家咖啡馆中进行;后来在其原址成立了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
二、境外期货交易的产生背景分析
(一)美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BoardofTradeCBOT)的产生
19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规模开发中西部地区,由于芝加哥小村毗邻美国中西部地区和密歇根湖而成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中西部的谷物汇集于此并运往东部消费区,但是由于受储存、季节、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不同步的影响,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粮食销售商和粮食加工商往往承受较大的价格风险,因而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这时的期货交易所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改进运输和存储条件;二是为会员提供价格信息服务;三是促进买卖双方达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