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5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01059328 ·条形码:97871010593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佛学经典:金刚经 心经 坛经+地藏经 药师经(套装全2册) |
 |
|
 |
佛学经典:金刚经 心经 坛经+地藏经 药师经(套装全2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5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01059328
·条形码:97871010593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经典藏书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金刚经 心经 坛经》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本书以权威版本核校,约请业内专家加注、翻译,内容追求权威,形式追求精美,全面照应“典藏”理念。
《地藏经 药师经》是“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系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地藏经》主要叙述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的大会上,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本生誓愿与救度众生的威神之力。内容包括对地狱恐怖情景的描述、对众生因果报应的分析,以及瞻礼供养地藏菩萨,读诵经典所能获得的人天善利。《地藏经》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在大众信仰层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萨之一,他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更以“幽冥教主”的身份与神秘的死后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民众的信仰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是佛教净土信仰的重要经典之一。依《药师经》而建立的药师法门是使众生消灾免难、求获福报、自利利他、觉悟成佛的修行法门。《药师经》的救世济人精神曾对中国佛教的普及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汉地佛教寺院早晚课诵或一些佛事当中,均要称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同时,《药师经》与药师法门也是密宗的重要经典与修行方式之一。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金钢经 心经 坛经》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经。《坛经》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此,如果你想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想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译注了这三部佛经,希望能指引方向,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佛教及中国文化的要旨,并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
目录 《金刚经 心经 坛经》金刚经
心 经
坛 经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地藏经 药师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会品第二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卷中
地狱名号品第五
如来赞叹品第六
利益存亡品第七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称佛名号品第九
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序言 《金刚经 心经 坛经》序言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据说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听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顿悟成道,所以《金刚经》也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视。其他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备宗,也都有注疏。佛教以外的文人学士,也以《金刚经》作为修心养性方式,而且还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在民间其流传也甚广,连日不识丁的妇孺也可以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由此可见《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比较广泛,直至近代和当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这说明了《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探讨了一切法无我之理,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也适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完全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
《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经。六百卷般若经当中,最简括切要、提纲挈领者,当推《心经》了。而言简意赅的《心经》也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和精髓。《心经》全文不过二百六十个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心经》在中国有众多译本,至于《心经》注疏,自古以来就有百来家之多,今人的讲注更是不计其数,可见此经传诵之盛。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它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关系甚密。
《坛经》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他既保留了佛陀原始的“以心印心”的禅法思想,又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禅法发展上,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禅宗。由于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佛教的禅法思想也就更加民族化、系统化、通俗化和大众化。同时,《坛经》也是中国祖师顿悟法门的根本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见性的法宝,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学、哲学的一个宝库。1978年,钱穆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的系列讲座上,指出了七部作为中国学子必读的书,其中《坛经》便是其中一本,这可见《坛经》在国学中的地位。
从以上说明,我们不难发现《金刚经》、《心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不仅关涉到僧俗各界,也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不但如此,现今社会纷繁复杂,现代人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实现人格完善、自身价值、利益社会、心智平和等理想,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精神,能资以人们从事现代意义上的“菩萨行”。学习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必能多少让我们离尘情俗念,于生活于工作都无不裨益。这也是古老经典凸显出的现代意义。
所以,此次译注这三部佛经,希望能指引方向,使读者由浅入深,略窥佛教及中国文化的要旨,并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此书《金刚经》、《心经》部分由陈秋平注译,《坛经》由尚荣注译,陈秋平负责统筹全书。书稿注译完毕之余,难免仍有些遗憾之处。由于才疏学浅,故我们的注译定然存在不足和疏漏,乃至讹误,乞望广大读者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地藏经 药师经》序言《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是两部在中国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宗教性很强的大乘佛教经典,也是了解中国佛教和民众信仰不可缺少的两部重要典籍。
《地藏经》主要叙述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的大会上,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本生誓愿与救度众生的威神之力。内容包括对地狱恐怖情景的描述、对众生因果报应的分析,以及瞻礼供养地藏菩萨,读诵经典所能获得的人天善利。《地藏经》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在大众信仰层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萨之一,他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更以“幽冥教主”的身份与神秘的死后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民众的信仰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地藏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因果与孝道,因此又被称为佛门的“孝经”。《地藏经》所提倡的佛教孝亲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和大乘佛教弘道济世、敦风化俗的现实功能。
文摘 《金刚经 心经 坛经》文摘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金刚经》以空慧为主要内容,探讨了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因此历来弘传甚广,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视。传说惠能就因此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一 经题的含义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本经总题。“经”字是通名,佛所说的佛法都称为经。“经”字前的九个字,是本经所独有的,这是别名。“金刚”是比喻。金刚即印度的金刚石,它最光明,最坚硬,也最珍贵。金刚石做的刀子可以裁玻璃,硬度最高。它能破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坏。所以它最坚最利,而没有能破坏它的东西。也有些人解释金刚为真金久炼而成刚,具有坚固、光明、锐利三义。又有一些古德,不把“金刚”二字作譬喻解释,而是指金刚心,具足金刚观智,力用坚强,能破根本无明,得超生死此岸,而到达涅磐彼岸的金刚心。
“般若”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密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密。其中因为诸佛皆由般若而成就,因此般若波罗密在六度波罗密中起关键作用,也因此称般若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密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波罗密”是梵语,译为到彼岸,也可译作度无极。彼岸者,对此岸说。烦恼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诸佛是彼岸。简单来说就是众生通过修行而从烦恼轮回中解脱,并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到彼岸并不是说已经到了涅槃彼岸,而是说修学而能从此到彼,所以重在从此到彼的行法。
“经”,梵语作修多罗。本义是线,线有贯穿、摄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来随机说法,后由结集者聚集诵出佛陀之遗法,再用线把它编集起来,佛法才能流传到现在。“经”也译为契经,契者合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具有贯、摄、常、法四义。贯者,贯穿所应知义理;摄者,摄化所应度众生;常者,三世不能易其说;法者,十界所应遵其轨。
结合以上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