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

2010-01-2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811394016 ·条形码:9787811394016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 去商家看看
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 去商家看看

 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811394016
·条形码:97878113940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青少年是艾滋病危害的主要群体。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全人群HIV感染率为0.05%,而15~49岁人群的HIV感染率则最高,达到了0.07%。青少年好奇心强等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使其成为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侵袭的人群。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侵害,最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专项教育,并将该项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的教学计划。然而,我国还有部分青少年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由此成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一个盲区。受经济贫困、教育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青少年失学、辍学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这部分青少年流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受教育机会,其自身语言文字能力低下,自主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健康知识十分贫乏。加之社区组织约束力弱化,其高危险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和引导,致使他们更易涉足性活动、吸毒等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为遏制艾滋病蔓延,降低艾滋病危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民警、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意识、知识、方法和技能,自2004年以来,云南警官学院项目组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部等国际组织和上级部门的资助下,先后开展了以社区公安民警等社区工作人员如何对校外青少年进行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毒品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怎样对公安民警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与实践,作为研究成果之一,我们编撰该书,也为有效地推进公安民警、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使他们能够免受艾滋病感染,积极投身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为保障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较大的贡献。
《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由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与防治战略、知识与危害篇、法律与政策篇、教育方法与技能篇、公安民警职业暴露与防护篇和附录六个部分组成,其中重点介绍了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公安工作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渠道、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以及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概述、方法和技能等内容。在编写中,我们力求使《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与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具有实用性、简洁性等特点。但是,鉴于国情、地区和警种等的差异,其所提供的方法和技能可能难以适应所有公安民警。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对该书中的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目录
导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与防治战略
 一、全球艾滋病传播的严峻现实与蔓延发展趋势
 二、我国艾滋病传播流行的特点
 三、我国艾滋病的防治战略
 四、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发挥云南警官学院优势,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和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培训

第一部分 知识与危害篇
 一、艾滋病、毒品与性病常识
 二、毒品与艾滋病的危害

第二部分 法律与政策篇
 一、我国防治艾滋病法律、法规
 二、我国防治艾滋病政策
 三、公安机关管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法律适用

第三部分 公安民警职业暴露与防护篇
 一、公安民警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公安工作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渠道
 三、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

第四部分 教育方法与技能篇
 一、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概述
 二、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的方法
 三、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技能
附录
 艾滋病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参考指南
 推荐阅读学习的法律、法规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在吸毒、卖淫嫖娼等特定人群和云南省、河南省等局部地区感染率很高,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新发生的艾滋病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艾滋病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面对艾滋病可能蔓延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开展了大量的综合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工作。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减少其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严重危害,每个公民应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公安民警是防治艾滋病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这是由其职能所决定的。因为在工作中,公安民警接触吸毒人员、卖淫嫖娼人员和流动人口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要求无论对自身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还是在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管理等方面,公安民警都应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文摘 第一部分知识与危害篇
一、艾滋病、毒品与性病常识
(一)艾滋病及其传播渠道
1.什么是HIV。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的缩写,为淋巴细胞致病性逆转录病毒,主要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而致病,甚至死亡。
HIV在人体外的生存力不强,煮沸可灭活。一般的消毒剂,如0.3%“84”溶液、75%的酒精、0.3%次氯酸钠溶液、0.3%过氧乙酸溶液等均能使其灭活。
2.什么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失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性活动、血液及母婴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HIV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自我复制而繁殖,侵袭辅助T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最终使患者免疫功能衰竭,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病后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是当前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目前,医学研究已经确定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性传播。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及宫颈分泌物中,尿液、唾液、泪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也可检测到。性交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交引起的生殖器官皮肤黏膜的微小破口,HIV可经这些破口进人人体。其中,肛交、口交特别容易破坏皮肤黏膜,感染HIV的可能性也更高。所以,杜绝同性恋性交和乱交,保持单一的性关系是预防艾滋病的最佳选择。性病患者的牛殖器官有脓疮、溃疡,皮肤脆弱,更容易感染HIV;也容易将HIV病毒传染给别人。
(2)血液传播。血液是HIV病毒数量富集区之一。如果输入了含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机体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不要自行使用血液制品,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时,要采用国家批准的血站提供的血液,相对安全一些。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同样会感染HIV。应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管和一用一消毒的规定。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极易经血液感染HIV,应加以避免。
(3)母婴传播。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HIV,则其后代感染HIV比率很高。患艾滋病或携带HIV的妇女怀孕后,血液中HIV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感染HIV。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也会受到母亲携带的HIV感染。感染HIV的母亲,其乳汁中含有HIV,当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