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 ·页码:36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010058652 ·条形码:97870100586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晚年陈独秀(1927-1942) |
 |
|
 |
晚年陈独秀(1927-1942)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
·页码:36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010058652
·条形码:97870100586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当前,陈独秀研究已经成为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开展了广泛的争鸣。本书是一部关于陈独秀的人物研究专著,作者通过对陈独秀问题的长期研究,对陈独秀同志晚年的革命思想及革命实践进行了重新分析,内容包括委屈与抗争、在托洛茨基主义的旗帜下、身陷囹固气若虹、大革命失败后对形势的估量等部分,适合党史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是一个毁誉相参的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但却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犯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本书作者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再次客观生动的分析了晚年陈独秀在革命实践活动,具有很高的革命研究价值。
目录 序 言 李君如
引 子 历史的追溯:早年陈独秀
一、家世与青少年时期
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三、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四、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最高领导人
……
文摘 书摘
“八七”会议之前,共产国际派来接替罗易的代表罗明纳兹来到长沙,
在俄国领事馆召集举行中共湖南省委会议。罗明纳兹居然要求到会者签名赞
成“打倒陈独秀”,理由是因为“陈不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省委代理书
记易礼容表示不同意打倒陈独秀,他认为:“革命失败不能说是他一个人的
罪,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也有份。”共产国际的目的是不仅要把陈独秀打
倒,而且要在他身上踩上一脚!但是,从中共湖南省委和易礼容等同志的身
上,可以看到中共党内有不少同志对陈独秀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对共产国际
的粗暴态度表示了反感和抵制。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国际代表罗明纳兹的监督下,在汉口召开紧
急秘密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为甚么叫‘八七会议’,而不叫做‘几
中全会’呢?因为当时在武汉的中央委员,不足法定人数。”据史料记载,
当时由于形势严峻,各地党组织的联系中断,所以,到会的地方代表仅有湖
南代表,“及尚未赴沪之新书记邓中夏两人”,加上中央委员“到十五人,
cY中委五人,共二十二人而已。”会议召开时,对要不要已经离职的陈独秀
出席,“临时中央还主张他加入,但国际代表非常反对”。会议产生了以瞿
秋白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无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是在对待陈
独秀的问题上,却开了党内斗争不良倾向的先河。第一,当时陈独秀虽然已
经被迫辞去了中共中央的总书记职务,但仍然是中央委员。中央会议,不让
陈独秀出席,无疑是党内生活不正常的表现。李维汉在许多年后回忆说:“
应该参加会议,允许他进行申辩或保留意见。”第二,对于陈独秀在大革命
中的责任问题,会议只是进行了批评和指责,最后却又没有任何结论,尤其
对于陈独秀作为党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撤换,也没有贯彻组织原则;不总结错
误,而是简单地采取了组织处分,而且这个处理也显得“不明不白”,以致
今天史学界还有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是被撤销的还是自己主动辞去的争论。
第三,在陈独秀作为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这次会议却主要是针对陈独秀的
“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猛烈批判,甚至人身攻击,这就为党内斗争的
不良风气开了个很不好的先例。所以,周恩来后来总结指出:“‘八七会议
’在党内斗争造成了不良影响,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