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119863/9787802119864 ·条形码:9787802119864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遇见喜马拉雅山的大师 |
 |
|
 |
遇见喜马拉雅山的大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119863/9787802119864
·条形码:97878021198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遇见喜玛拉雅山的大师》通过介绍作者从印度攀登喜玛拉雅山寻访瑜伽大师的旅程,同时介绍了作者与印度著名瑜伽大师韦达大师相遇、相知的传奇经历,并介绍了韦达大师传承的喜玛拉雅山深心灵瑜伽的智慧和修行方法,是一个平衡现代人生活、开启灵修之门,走向自我觉醒的向导。
作者简介 陈廷宇,曾任中国时报系时报周刊、美丽佳人、费加洛等杂志的特约撰稿,服务于台视、民视,获耕莘文学奖报道文学组优等,曾作为世界银行首位邀请的台湾媒体记者,前往采访、制作节目。目前担任台湾公共电视台论坛节目执行制作人和主持人。
编辑推荐 1.《遇见喜玛拉雅山的大师》介绍了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行的一些神秘的人物,并且是作者亲自访问的真人真事。
2.书中介绍了作者的师父韦达大师的神奇事迹,比如没有真正上过大学,却有许多学位,并曾在大学任教,可用当地的语言讲课。他的知识可以直接从禅定中得来。还有这一派瑜伽的传承,及练习方法。比如两分钟的放松练习,启引咒语,等等。
重视灵性的修炼,而不仅仅是练习体位。
告诉了人们快乐生活的秘密。
图文并茂,是一次愉快而神秘的灵性之旅。
目录 推荐序一/001
推荐序二/003
推荐序三/005
推荐序四/007
推荐序五/010
推荐序六/011
推荐序七/013
推荐序八/015
成功人士推荐/016
自序/018
轻掬永恒的心灵活水/001
你应该制作一个恒河源头的专辑/001
与恒河女神对话/009
在最美的时机与天堂相遇/017
史上最著名的瑜伽行者/030
让恒河逆流的女人/040
遇见喜马拉雅山的大师/047
下午两点?这是哪里的时间?荷兰,还是印度?中国,还是非洲? /047
没上过一天课的大学教授/052
将腐肉转化为美食的神通/057
到底是你穿衣服,还是衣服穿你/062
只要愿意往内看,你就能回家/066
6000×35/071
解构太阳,看见太阳黑子的高山隐士/075
纯真的祭典之歌/082
我成天念经拜佛,却仍是一个愤怒的出家人/086
让心闻起来有香味的科学/092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把脚抬到头上!/092
瑜伽读心术/099
只要两分钟,就能焕然一新/104
大休息的大觉知/108
灵魂的生日/117
种下一颗灵性的种子/124
梵咒的力量/129
就是要瑜伽/136
你的瑜伽有几度C/144
瑜伽小tips/146
上师和弟子间的奇妙召唤/147
你们根本听不懂我说些什么,为什么还要天天来?/147
上师只是一扇窗/153
内在成功,外在的世界才会成功/157
这才是真正心想事成的秘密/162
我们都从寂静中来,而后又将回到寂静/168
在饮食中找到简单的快乐/173
因为有你,世界变得更好/178
你就是那第10个!/178
三个月不说谎,换得100万卢比/186
没有问题、也没有答案的地方/190
爱情无偿、无常 /192
今夜睡觉的时候谁当家?/198
修行就像打麻将,可能同时听很多牌/205
每天多挑战自己一点/210
……
文摘 遇见喜马拉雅山的大师
喜马拉雅山不只是雪山,而是蕴藏瑜伽行者高度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座名山,这些智慧适合千百万的人们,无论其宗教信仰为何。这个固有和丰富的传统,至今仍然存在着,因为这座独一无二的名山不断地向世人敲击着灵性的钟声。
下午两点?这是哪里的时间?荷兰,还是印度?中国,还是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地球表面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拉玛大师在上师的指示下,沿着这座山脉,历经许多年的时间,到处拜访瑜伽大师。他的足迹遍布印度、西藏、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区,并将所有和大师们相遇的故事与传奇记录在“Living with the Himalayan Masters”一书中。
拉玛大师在书中强调:“喜马拉雅山不只是雪山,而是蕴藏瑜伽行者高度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座名山,这些智慧适合千百万的人们,无论其宗教信仰为何。这个固有和丰富的传统,至今仍然存在着,因为这座独一无二的名山不断地向世人敲击着灵性的钟声。”
身在台湾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喜马拉雅山、更别说和喜马拉雅山上的“大师”会有任何联结。而生命最奇妙的地方,却是它总是充满惊喜和意外。后来我终于明了,人生没有巧合,仔细想想,每件事情的背后都有意义,惊喜和意外其实都有迹可循!
拉玛大师所写的“Living with the Himalayan Masters”,台湾曾经有中译本《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在五年前左右,一位朋友就向我介绍这本书,但我读了之后,却完全不懂,只觉得书中描述的许多瑜伽行者的故事,简直是现代的天方夜谭。一直等到四年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以及拉玛大师对我有何意义。
2004年九月,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荷兰水利学院(IHE)制作一系列有关水资源管理的电视专题,这个专题是台湾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是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鸿源协助安排的。李教授好友任亚顿先生(Atem Ramsundersingh)是IHE的副校长,他主办了一场国际水资源会议,这是我一系列专题采访的目标之一。
在这场会议中,任亚顿先生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水资源专家以及政府官员,但最特别的是,他还安排了他的上师韦达大师在会议中演讲人类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韦达大师,我最敬爱的上师与灵性父亲。
当韦达大师穿着橘色僧袍缓步走向演讲台时,我发现全场突然安静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印度的出家修行人,觉得非常好奇。
他慢慢站到台上,开始演讲,他的声音如此低沉而慈爱,一瞬之间,我仿佛被一股如冬阳般温暖的光芒所围绕,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