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言情 >

永不瞑目

2010-01-2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28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0841388/9787500841388 ·条形码:978750084138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永不瞑目 去商家看看
永不瞑目 去商家看看

 永不瞑目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28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0841388/9787500841388
·条形码:97875008413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岩作品系列

内容简介 新婚前夜,女刑警欧庆春的未婚夫因缉毒牺牲,欧庆春悲愤地投入到爱人未竟的事业,并将他的眼角膜捐献给法律系大学生肖童,使他得以重见光明。
肖童是个热情、单纯的年轻人,欧庆春的大义,她的身份,以及她远远超出肖童想象的美丽和成熟,激发起肖童的爱情。欧庆春对肖童也不无好感。
然而生活远没有那么简单,缉毒队长李春强追求欧庆春已有多年,对于李春强的关爱,欧庆春小心翼翼地回避着。肖童在一次玩笑中邂逅大老板欧阳天的女儿欧阳兰兰,谁知这个任性的富家小姐立刻就不管不顾地爱上了他。
缉毒工作在继续,线索表明,深藏不露的毒枭很可能就是大老板欧阳天。得知肖童对欧阳兰兰并无爱意,欧庆春请肖童帮忙,深入欧阳家做调查工作。欧阳兰兰受不了肖童的冷淡,遂按父亲欧阳天的主意,设计使肖童堕入吸毒的泥潭。
根据肖童提供的线索,欧庆春和战友们截获了一大批海洛因,战役告一段落。然而肖童却每况愈下,终因吸毒被学校除名。得知肖童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爱自己,欧庆春非常感动,她不但帮肖童戒了毒,还不顾李春强的反对,把肖童接到了自己家里,请父亲进行照顾和监管,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一天,欧庆春回家看见床上有一个残留着白色液体的针管,误以为肖童恶习重犯,怒而打了肖童一个耳光,后经父亲解释才知道冤枉了肖童,待终于找到肖童,欧庆春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她当着李春强的面投入了肖童的怀抱。
鉴于缉毒案久无进展,上级提出让肖童再次进入欧阳家做内线工作。欧庆春犹豫着,她不知道重新与欧阳兰兰接触对肖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而刚刚恢复正常生活的肖童却接受了任务,他要为欧庆春争口气,他要向欧阳家报仇。
肖童重新又出现在欧阳兰兰面前,这一次,他是以一宗毒品买卖的中间人身份出现,并以重新吸毒骗得欧阳天一伙的信任。狡猾的欧阳天一面安排手下人进行交易,一面叫女儿拉上肖童作为人质,进行游动观望。
李春强假扮买主,率队全歼了前来交货的毒贩,欧阳天闻讯仓皇出逃,躲了起来。肖童和欧庆春人分两地,互为思念。欧阳兰兰则用毒品再度控制了肖童,并因此怀了孕,她真诚地爱着肖童,并认为肖童的最好的出路就是永远跟在自己身边。
肖童和欧庆春再次见面,欧庆春无法接受欧阳兰兰怀孕这一事实,也不想听肖童解释。肖童羞愧难当,他觉得与欧庆春的距离越来越远。
欧阳天决定暂时出国躲避,临行前,欧阳兰兰打电话和肖童告别。欧庆春闻讯追踪而来,肖童又一次处在两个女人中间。欧庆春指挥众人包围了欧阳天一行。欧阳兰兰看到肖童镇定地走向自己,一瞬间,她突然明白自己用金钱永远也买不来爱情,这个男人恨自己是真的,她掏出手枪,打死了这个她永远想霸占的男人。肖童倒下了,欧庆春扑上去,抱起他的尸体防声痛哭。 在公安局举办的仪式上,欧庆春用一个深情的吻向肖童告别。
作者简介 海岩原名侣海岩,1954年生于北京,1 5岁应征入伍,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共青团干部,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为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国家酒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等职,1 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暝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平淡生活》《深牢大狱》《河流如血》《五星大饭店》《舞者》等。
编辑推荐 从“少年壮志不言愁”的《便衣警察》
到震撼人心的《玉观音》
再到风华毕现、悲情绝倒的《舞者》
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到《永不暝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岩式警匪"“岩式爱情’’“岩式风格”风靡20年
创造了中国出版和中国影视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海岩是中国内地与香港金庸、台湾琼瑶齐名的畅销书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全部被改编为影视剧
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喜爱
堪称中国的言情小说大师和大众文化英雄
文摘 谁都知道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可欧庆春虽然生在京城,却一直被那种鸽笼式的单元房圈到了二十多岁,从没住过一天胡同。单从这一点看,她的北京人的生活,也显得不那么正宗。她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从父亲那辈才迁进来的外地移民。
算上今天,她在这个招待所的阁楼上已呆了四天。透过这里的窗口,她第一次这样长久地,专注地凝视着一条典型的北京胡同,和在这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老北京人。和其他胡同不同的是家形式。把公民分为三个等级: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劳动,在鳞次栉比的传统四合院和它的破坏性变型——大杂院的夹缝中,这里居然还挤着一栋两层的老式西洋楼。那西洋楼斑驳的外观看上去像有上百年的历史,大概也是西方列强当年趾高气扬的一个物证。但现在,它以同样的陈旧,协调着周围低矮的平房那波浪般层层铺展的灰色房顶,竞使人感到一种建筑群落样式的丰富与色调的和谐。
今天,她的差事还是照相,她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了那栋西洋楼的残败的楼门。当那个提着公文箱的西服笔挺的男人被长焦镜头牢牢套住的瞬间,欧庆春已经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兴奋。她只是熟练地,甚至是机械地按下相机的快门的研究,并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和宣传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有快门连续发出的带着些沙哑的喳喳声,能给人带来一种隐约的快感。相机的机身已经老旧,但它硕大的镜头却显得簇新而且气派,能把那张粗糙的脸拉得近在眼前、直到李春强在一边推她:“差不多了,节省点吧。”她的快门才停止下来。
她放下相机,心里笑了一下,为最后一个镜头而暗暗得意。最后这张照片她拍了一幅大全景,把跟在那家伙身后往街口走的胡新民也拍得清清楚楚。天色有些黑了,但胡新民脸上的那份天生的沉着仍然触目。她想,但愿这案子早点儿有个段落,最好别误了他俩后大的苏杭之行。
身高马大的杜长发和组里的几个新手这时还闪在阁楼的窗边,目送着胡新民跟着那家伙消失在街口。同时,他们都听见了队长李春强拨响了手提电话,他们都知道马处长正等着这个电话。李队和马处的通话很简短,简短得近于暗语,但欧庆春完全可以听得明白无误。在李春强面无表情地收起电话之前,她已经知道了处长的决定。
“行了,按早上布置的,端了吧。”
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了几分轻松。已经四天了,他们蹲守在这间有股子霉味儿的阴暗的阁楼里,盯着下面胡同里那栋文物一样歪斜着的西洋楼,用相机的镜头捕捉着在那楼门口进进出出的每一张可疑的面孔,然后按照李春强的判断,有选择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