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的人生大杂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4106 ·条形码:97875360541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未完的人生大杂文 |
 |
|
 |
未完的人生大杂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4106
·条形码:97875360541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丛书名:紫地丁文丛
内容简介 《未完的人生大杂文》收录了耿庸先生的经典散文数十篇,回忆了黎烈文、许寿裳、吴强、姜椿芳、傅东华、秦牧、张中晓等文艺界人士的印象,至于个人的受难经过倒是讲得不多。此外,《未完的人生大杂文》还收录了作者出狱后与父亲来往的书信。全书内容丰实,题材多样,文笔精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耿庸(1921-2008),本名郑炳中,祖籍台湾,出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1938年至1945年,先后在福建《闽北日报》、江西《青年日报》、重庆《新中华》杂志等报刊任编辑,此后在宣怀经济研究所研究近代经济思想史。1947年8月去台湾,任台湾《公论报》编辑、华南商业银行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11月返回大陆,先后任广东《新商》晚报副总编、上海震旦大学教授、新文艺出版社编审。1955年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1980年获平反后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上海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36年起发表作品,此后至1955年入狱前,发表杂文、评论等近千篇,约百万字,多半散失。主要著作有论著《(阿Q正传)研究》(1952年)、《文学对话》(与何满子合著,1983年)、杂文集《回收》(1985年)、《逢时笔记》(1998年)、评论及回忆文集《文学:理想与遗憾》(2004年)等。
目录 序/路莘
回忆黎烈文
许寿裳先生之死
傅东华二三事
姜椿芳这个真人
想起了吴强
小记姚奔
缘分虽薄,仍难忘秦似
不能不说秦牧
怀念高放
的确是萧军
绀弩片记
满涛片记
却说张中晓
写在阿垅《第一击》后面
回忆童晴岚
温枫其人
枝蔓丛丛的回忆
我和胡风的认识和交往
我在押期间和释放以来的思想
关于我的家庭
出狱后与父亲的通信
附录 同行的日子/路莘
……
文摘 回忆黎烈文
听说沉名已久、既成古人也有二三十年了的曾为《礼拜六》主编之紫罗兰庵主人周瘦鹃于今忽又声名鹊起,便——大抵势所必至吧——立即记起来了超一甲子以前从这个礼拜六派人接过来加以改弦易辙、除旧布新了的《申报?自由谈》的主编人黎烈文。
听来的几个故事
我知道有一个黎烈文却并非看过《自由谈》。最初知道这个人是从鲁迅的《伪自由书》,随后则从《译文》和《中流》以及J.罗曼的《医学的胜利》、A.法朗士的《企鹅岛》、P.洛蒂(原译似是“罗逖”)的《冰岛渔夫》和《梅里美选集》;中间还从《作家》或《中流》看到十二个作家抬鲁迅先生灵柩照片里模糊的黎烈文形象。那时期,我还是个才从教科书里读到“好读书不求甚解”便颟顸地引以为一种信条的少年。直到四五年后,即1940—1941年,我在桂林和建瓯,陆续又读了他翻译的泰纳的《红萝卜须》、巴尔扎克的《乡下医生》、纪德等人合集的《邂逅草》、不记得作者名字了的《期待之岛》和不记得书名了的莫泊桑的小说,还重读了正是“西装革履”了的《世界文库》单行本的《冰岛渔夫》,才凭着浅薄的文学知识,对作为翻译家的黎烈文有一个虽然未定的——说夸大些——认识,即是,他似乎有什么就翻译什么地把三个基本文学派别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作品不加区别和选择地翻译过来,似乎他没有确定的文学思想立场。但这又有好处,即对于什么翻译作品都想读的人来说是正合需要的,不仅是单从他翻译的作品会就能获得一种比较和辨别派别不同的文学思想、方法和风格的方便,也许这正是他从事翻译的旨意吧。……
1941年3月间,我匆匆从建瓯出走,准备要去桂林,路过永安时留住了三四天。一天,摆脱不了久不相见了的,在黎烈文当社长的改进出版社工作的同学,十六岁就出版诗集《星之歌》的郭英的好意,被他和他的同事、写小说的姚隼带着,徒步到七里外的蛤蟆村他们编辑部去吃“草包饭”。战时福建省会的这个小城郊外早上的太阳仿佛发了霉,一副又愧赧又沉郁又歉疚的情态。这或许由于旅费难筹而情绪不好的我又听说他们出版社社址在城里的污沟街而觉得他们以至他们出版社倒霉在龌龊里的缘故。事实上,我想说句“黎烈文和你们准是想吃天鹅肉,想要做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莲”的笑话也说不出来。直到郭英打了一下我的胳膊,说“你怎么啦,告诉你两遍我们就到啦你都不响”,姚隼跟着问:“你听见了什么吗?”我摇摇头。姚又问:“你在报馆里工作,没有听过印刷机响吗?”我这才听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