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理财 >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

2010-01-22 
基本信息·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码:4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2173633/9787502173630 ·条形码:978750217363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 去商家看看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 去商家看看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


基本信息·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码:4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2173633/9787502173630
·条形码:97875021736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内容简介:商海中从来不缺少失败者,那些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在大浪淘沙似的竞争中通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来的过程历练出的沧海一粟。但是,我们不能忘却他们,因为忘却他们就等于拥抱失败。正如李嘉诚所说:“成功没有绝对的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础。”无论他们因为何种原因失败,败落到何种境地,他们却通过自己多年的勇敢实践和最终的教训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经验。如果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后来人成功的所在,所以,他们是前辈、是明镜、是英雄!
编辑推荐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有全球300家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和职业忠告。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公词中,有85%都是因为公司经营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很多私企的创业者取得一点小成绩就忘乎所以,凭经验和感觉盲目求快求大,最终使公词受到重大经济损失。
“事实上,即使是有丰功伟绩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不曾失败过。正因为有过多次的失败,才能够得到多次的经验;经过多次失败教训后,才能够成熟起来。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进步。”——松下辛之助
私营公司(企业)经理人的盛世危言。聪明的创业者绝不会坐等失败的降临,毕竟势单力薄的私营公司输不起,哪怕就是那么一次。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别人的失败经历中获取经验、挖掘成功。用那“英雄的故事”作为一面镜子告诉自己、提醒自己、警示自己:失败离我越来越近了。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该怎么做,怎样避免出现同样的结果,怎样避免失败从而走向成功。
目录
第一章 遗弃市场还是被市场遗弃
001.马尔科姆·布里克林——与汽车解不开的爱恨情仇
002.梅尔·卡马金——消沉在大势中
003.埃纳斯特·拜塔勒利——日薄西山望秋凉
004.劳伦斯·埃里森——着火就应及时灭
005.阿道夫·达斯勒——攻城容易守城难
006.特瑞普·霍金斯——产品不对路就没利润
007.姜伟——保健传奇的流星陨落
008.诺埃尔·弗加德——不得已而让之
009.唐纳德·威尔士·道格拉斯——质量与资金链的断裂
010.亨利·福特——马失前蹄又再起
011.能村龙太郎——一厢情愿的“猎人”
012.肯·伍尔夫——犯了所有人都犯的错误
013.瑞格·科贝特-一不倾听等于不作为
014.席蒙·马克斯——把自己埋藏起来还是推向舞台
015.迈克尔·戴尔——高处不胜寒
016.杰里·桑德斯——宿命中的抗击
017.胡果·曼——细分自己的“地盘”
018.哥尔德·科克·克里斯蒂安森——产品也要与时俱进
019.阿诺恩·米尔坎——没有客户关系就没有生存基础
020.卡尔·帕兰德——了解自己的赚钱工具
021.阿里科·唐戈特-一赚取利润切莫贪
022.克瑞斯·帕拉瓦纳——舍得一碗米换得十亩
023.萨米·欧菲——“化整为零”引发的危机
024.苏旭明——闭门造车只能关门大吉
025.尼维·本·海姆——知己知彼,不知市场
026.沃尔夫冈·赫兹——不知名没前景
027.凯里·伯特比——促销收获微乎其微.
028.英格瓦·坎普拉德——“突围”其实很简单
029.苏尼尔·米塔尔——冰火两重天
030.詹姆斯·古德奈特——总被对手抢饭碗
031.蔡宏图——差点被人挤出市场
032.洛克·罗伊——自欺欺人的狡辩
033.张树新——中国互联网“先烈”的自白
034.米斯尔·沃特——被时代抛弃等于被市场抛弃
035.巴利·谢曼——模仿别人不如让别人模仿自
036.米顿·胜家——一成不变导致的必然结局
037.弗里茨·飞利浦——时间不等人
038.斯皮尔特——成功也是失败的根源
039.阿米瑞克·阿莫瑞姆——保持清醒的头脑
040.海因茨·霍尔斯特·戴希曼——你了解“上帝”的含义吗
041.泰德·温特——暂时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成功
042.金·吉列——蓦然回首已凋零
043.沃尔特·斯科特——基业长青需要持续改进
044.詹姆斯·海迪——“便宜没好货”的冤者
045.怀汉新——谨慎防范企业由盛转衰
046.卡尔·海因茨·基普——创新创造高利润
047.王永庆——抓关键才能有成功
048.杜岛邦夫——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049.史蒂夫·沃西默——产品如废品,顾客不买账
050.约翰·克莱恩——劣质产品闯大祸
051.阿曼西奥·奥尔特加——要知道什么至上

第二章 多元扩张导致的“消化不良”
052.胡锦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玩具商人
053.孙启玉——强扭的瓜不甜
054.史玉柱——大兴土木后的坍塌
055.凯文·多姆——发展业务还是发展公司
056.科尔斯腾·奈特——顺水行舟时
057.李·巴斯——“遍地开花”好吗
058.史蒂芬·皮尔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059.苏珊娜·克拉滕——次收购损失了50亿
060.伯纳德·阿诺特——兼并扩张不能缺少大智慧
061.理查德·布兰森——乱铺摊子吃大亏
062.史蒂夫·凯斯——忽视盈利能力,规模再大也没用
063.吴晓昌——合伙生意最重要的是信赖
064.王恩学——丢掉花架子才有希望
065.伯纳德·塔皮尔——商而优则仕
066.霍华德·舒尔茨——来自星巴克的“开拓者”
067.杰里·杜勒斯——大鱼吃小鱼,消化成问题
068.黄友平——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069.乔赢——别把偶然的成功当做必然的经验
070.理查德·史密特——顺利发展有前提
071.史蒂芬妮·瑞奇——连锁经营,断送企业前程
072.许继海——玩转多元化需要真功夫
073.杨元庆——没有业绩就没有发言权
074.伯尔——盲目扩张终遭“迫降”
075.康拉德·科林——乘风破浪遭“搁浅”
076.陈川东——经营不善就要吃苦头
077.袁柏仁——因为盲目扩张而尝到苦果:

第三章 资金链编织的致命绞索
078.和田一夫——不死鸟的刻骨痛伤
079.亚当·奥斯伯乐——雾海航行中的突然触礁
080.孙宏斌——突然跌倒的地产黑马
081.陈金义——消声在债务中
082.安德里亚斯·斯特格曼——冤有头债有主
083.鲍勃·基尔斯图克——一切从头再来
084.德雷克·哈普——如饥似渴求风投
085.纳赛尔·阿尔-卡拉菲——学会打开“钱匣子”
086.阿齐姆·普莱姆基——生产的产品白送人
087.杰夫·霍金斯——权宜之计难长久
088.罗纳尔多——太不专业的商人
089.王勇追——学会防患于未然
090.格雷格·莱文——打出糟糕的曲线球
091.李途纯——一张协议引来资金链断裂
092.何伯权——别让库存拖死
093.陶寿龙——“过江龙”的搁浅
094..段恒中——领导人别做“事后诸葛亮”
095.乔治·罗伯茨——断裂的“资金链”断送了企业前景
096.雷沃·希尔基——花钱如流水
097.萨利赫·卡米勒——现金流的问题很严重
098.查尔斯·巴克——广告也是“双刃剑”

第四章 盲目投资导致功败垂成
第五章 决策失误引发的“疾患丛生”
第六章 用人不当与合作失和导致的冲突
第七章 管理细节弊病积累后的火山爆发
第八章 资本运作中的憧憬与梦魇
第九章 价值迷失导致身陷末路
……
文摘 009.唐纳德·威尔士·道格拉斯——质量与资金链的断裂
【英雄留名】唐纳德·威尔士·道格拉斯
【光辉岁月】
唐纳德·威尔士·道格拉斯1914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机械工程专业。后曾在格伦·L·马丁公司任总工程师。1920年,道格拉斯离开格伦·L·马丁公司成立了戴维斯-道格拉斯公司,一年后道格拉斯收购了公司全部股份并把公司改名为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192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飞行由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的飞机完成。
该公司最著名的飞机为DC-3型运输机,这种飞机也被认为是飞行史上最重要的运输机。道格拉斯为美国特别是美国海军制造了大量的飞机。
道格拉斯公司刚刚建立的时候为美国海军制造鱼雷轰炸机,但很快就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制造了很多变种,例如观察机和商用运输机。公司建立五年后,道格拉斯公司的年产量达到了100架飞机。道格拉斯公司的早期雇员包括爱德华·海曼、詹姆斯·金得博格和约翰·诺斯洛普。20世纪20年代末,道格拉斯公司不但成功地保持了军方的市场而且开始制造水陆两用飞机。其后,道格拉斯公司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摩尼卡,其在圣塔摩尼卡的设施当时已经大到送邮件的小姐滑旱冰送信的地步。
1934年,道格拉斯制造了商用双引擎运输机DC-2。1936年,道格拉斯推出了著名的DC-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道格拉斯公司制造的飞机包括客机、轻型和中性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观察机和各种试验飞行器。道格拉斯还通过许可制造波音设计的B-17和B-47。道格拉斯在弹射坐椅,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和炸弹方面保持着先进地位。
【败走麦城】
1967年,由于过分扩展DC-9、DC-8和A-4的生产。道格拉斯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资金链发生了问题,最终迫使道格拉斯公司同麦克唐纳飞行器公司合并成为麦道公司。
【如梦初醒】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私营公司创业者似乎对这一点都很清楚,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创业者更容易疏忽产品质量的作用力。而往往质量的一丝改变都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运作。不仅容易造成产品的积压,资金链的断裂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现在,不少私营公司受到三个方面的压力:发达国家高质量产品的竞争压力、国内同类产品的低水平的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压力。
在这三重压力之下,如果没有质量作为后盾与之抗衡,唯一可做的就是压价。但压价总有一个限度,接近这个限度或者突破这个限度,公司的生存就要面临危机了,因此,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住
……
热点排行